一种智能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34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行进轮移动,单片机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源,使用时,当使用者扔垃圾时,红外感应器检测到人体后,发送电信号到单片机,单片机接收电信号后控制双头电机运行,双头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桶盖翻转打开,使用者此时可将垃圾扔进筒体内,当使用者远离筒体时,红外感应器没有检测到人体,单片机控制双头电机反转,桶盖闭合,垃圾桶可自动打开与关闭,实用性好。

An intelligent garbage c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垃圾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垃圾桶。
技术介绍
智能垃圾桶是一种智能产品,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垃圾桶盖需要人工打开以及闭合,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垃圾桶,通过行进轮移动,单片机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源,使用时,当使用者扔垃圾时,红外感应器检测到人体后,发送电信号到单片机,单片机接收电信号后控制双头电机运行,双头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桶盖翻转打开,使用者此时可将垃圾扔进筒体内,当使用者远离筒体时,红外感应器没有检测到人体,单片机控制双头电机反转,桶盖闭合,垃圾桶可自动打开与关闭,实用性好,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固定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桶盖,所述筒体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的内部设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中心处设有传动杆,且所述桶盖与双头电机通过传动杆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与筒体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器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罩的顶部外侧。优选的,所述传动盒与筒体呈一体式结构进行设计,且所述双头电机与传动盒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筒体的顶部设有抗压圈,且所述抗压圈与筒体呈一体式结构进行设计,所述筒体的另一侧设有凹槽。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进轮,所述行进轮的中心处设有轮轴,且所述行进轮与筒体通过轮轴活动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行进轮移动,单片机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源,使用时,当使用者扔垃圾时,红外感应器检测到人体后,发送电信号到单片机,单片机接收电信号后控制双头电机运行,双头电机通过传动杆带动桶盖翻转打开,使用者此时可将垃圾扔进筒体内,当使用者远离筒体时,红外感应器没有检测到人体,单片机控制双头电机反转,桶盖闭合,垃圾桶可自动打开与关闭,实用性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护罩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横向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筒体;2、防护罩;3、单片机;4、红外感应器;5、桶盖;6、传动盒;7、双头电机;8、传动杆;9、抗压圈;10、凹槽;11、行进轮;12、轮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固定设有单片机3,所述单片机3的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4,且所述红外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有桶盖5,所述筒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传动盒6,所述传动盒6的内部设有双头电机7,所述双头电机7的中心处设有传动杆8,且所述桶盖5与双头电机7通过传动杆8传动连接;所述防护罩2与筒体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器4的顶端延伸至防护罩2的顶部外侧;所述传动盒6与筒体1呈一体式结构进行设计,且所述双头电机7与传动盒6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有抗压圈9,且所述抗压圈9与筒体1呈一体式结构进行设计,所述筒体1的另一侧设有凹槽10;所述筒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行进轮11,所述行进轮11的中心处设有轮轴12,且所述行进轮11与筒体1通过轮轴12活动连接。本实用工作原理:筒体1通过行进轮11水平放置,并可通过行进轮11移动,单片机3通过电源线接入电源,使用时,当使用者扔垃圾时,红外感应器4检测到人体后,发送电信号到单片机3,单片机3接收电信号后控制双头电机7运行,双头电机7通过传动杆8带动桶盖5翻转打开,使用者此时可将垃圾扔进筒体1内,当使用者远离筒体1时,红外感应器4没有检测到人体,单片机3控制双头电机7反转,桶盖5闭合,抗压圈9为筒体1做减压处理。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固定设有单片机(3),所述单片机(3)的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4),且所述红外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有桶盖(5),所述筒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传动盒(6),所述传动盒(6)的内部设有双头电机(7),所述双头电机(7)的中心处设有传动杆(8),且所述桶盖(5)与双头电机(7)通过传动杆(8)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垃圾桶,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一侧固定设有防护罩(2),所述防护罩(2)的内部固定设有单片机(3),所述单片机(3)的顶部设有红外感应器(4),且所述红外感应器(4)的输出端与单片机(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部设有桶盖(5),所述筒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设有传动盒(6),所述传动盒(6)的内部设有双头电机(7),所述双头电机(7)的中心处设有传动杆(8),且所述桶盖(5)与双头电机(7)通过传动杆(8)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与筒体(1)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红外感应器(4)的顶端延伸至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天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