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95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包括假山本体,所述的假山本体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的斜坡的中部设置有平坦面,斜坡的上端连接有浮力阀,浮力阀两侧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浮力阀和凹槽之间的腔体为水腔;所述的假山本体的下表面和转盘接触,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和电源电连接的电机,电机的旋转轴贯穿平坦面中部和转盘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盘内部开设有斜腔,转盘上表面和斜腔的底端均开设有渗流孔,斜腔的底端位于水腔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水腔中蓄水,当水达到一定的量后通过浮力阀全部流出,冲击旋转页,进而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假山本体进行旋转。

A kind of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rock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
本技术涉及景观假山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
技术介绍
自然式园林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等;特点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建筑、道路广场、种植设计、园林其它景物几个方面;生态是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景观园林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假山了,所谓的山水园林,就是要有山有水,而作为主要的假山在景观园林中有时候不能观察到假山的全貌,只能看到假山的部分,因为景观园林中的道路是既定的,而假山是固定的,导致有些假山不能见到全貌。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见到假山全貌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它可以通过对假山进行旋转,使之能够看到假山的全貌。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包括假山本体,所述的假山本体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所述的旋转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斜坡,所述的斜坡的中部设置有平坦面,斜坡的上端连接有浮力阀,浮力阀两侧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浮力阀和凹槽之间的腔体为水腔;所述的假山本体的下表面和转盘接触,所述的凹槽底部设置有和电源电连接的电机,电机的旋转轴贯穿平坦面中部和转盘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转盘内部开设有斜腔,转盘上表面和斜腔的底端均开设有渗流孔,斜腔的底端位于水腔上方;所述的斜坡的底端设置有微型水泵,水泵和水管的底端连接,水管的顶端位于假山本体上方;所述的旋转轴位于平坦面上方的侧面连接有若干旋转页。优选地,所述的浮力阀包括和凹槽侧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柱,两个支撑柱相对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支撑柱之间设置有闸门,所述的闸门两侧通过滑槽和支撑柱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内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的升降槽内设置有浮块,升降槽中部靠近水腔的侧面开设有和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升降槽下方靠近水腔的侧面开设有和水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渗透膜,所述的闸门上表面两侧连接有弹簧的底端,弹簧的顶端和回形杆的一端连接,回形杆的另一端和浮块上表面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渐缩通道,所述的渐缩通道长度较大的一端和两个支撑柱相连接,长度较小的一端位于旋转轴一侧。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在水腔中蓄水,当水达到一定的量后通过浮力阀全部流出,冲击旋转页,进而带动旋转轴转动,从而使假山本体进行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2中A-A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浮力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假山本体;2、旋转底座;3、凹槽;4、斜坡;5、平坦面;6、浮力阀;7、水腔;8、转盘;9、电机;10、旋转轴;11、斜腔;12、渗流孔;13、微型水泵;14、水管;15、旋转页;16、支撑柱;17、滑槽;18、闸门;19、升降槽;20、浮块;21、回形杆;22、进水口;23、渗透膜;24、弹簧;25、渐缩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包括假山本体1,假山本体1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2,旋转底座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凹槽3底部设置有斜坡4,斜坡4的中部设置有平坦面5,斜坡4的上端连接有浮力阀6,浮力阀6两侧和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浮力阀6和凹槽3之间的腔体为水腔7;假山本体1的下表面和转盘8接触,凹槽3底部设置有和电源电连接的电机9,电机9的旋转轴10贯穿平坦面5中部和转盘8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转盘8内部开设有斜腔11,转盘8上表面和斜腔11的底端均开设有渗流孔12,斜腔11的底端位于水腔7上方;斜坡4的底端设置有微型水泵13,水泵13和水管14的底端连接,水管14的顶端位于假山本体1上方;旋转轴10位于平坦面5上方的侧面连接有若干旋转页15。浮力阀6包括和凹槽3侧面固定连接的两个支撑柱16,两个支撑柱16相对的侧面均开设有滑槽17,两个支撑柱16之间设置有闸门18,闸门18两侧通过滑槽17和支撑柱16滑动连接,两个支撑柱16内均开设有升降槽19,升降槽19内设置有浮块20,升降槽19中部靠近水腔7的侧面开设有和水腔7连通的进水口22,升降槽19下方靠近水腔7的侧面开设有和水腔7连通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渗透膜23,闸门18上表面两侧连接有弹簧24的底端,弹簧24的顶端和回形杆21的一端连接,回形杆21的另一端和浮块20上表面连接。还包括渐缩通道25,渐缩通道25长度较大的一端和两个支撑柱16相连接,长度较小的一端位于旋转轴10一侧。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从假山本体上落下的水(包括雨水、人工洒的水以及水管流出的水)落到转盘表面,然后从上渗透孔进入到转盘内部,在顺着斜腔从转盘底部的渗透孔流出到水腔中;如图3所示,水腔中的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会通过渗透膜缓慢的进入到升降槽内,当水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会从进水口进入到升降槽内;水在进入升降槽内时,首先浮块会带动回形杆上升,回形杆上升的过程中,首先弹簧会从压缩状态(由于浮块和回形杆的重力,导致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慢慢的处于伸长状态(由于闸门的重力),当浮块收到的浮力越来越大时,此时闸门打开一条缝,让水腔中的水流出;为了让闸门打开的大一些,滑槽底部和闸门底部设置有磁铁,当弹簧伸长到一定的程度后,相互吸引的磁铁在弹力的作用下断开,此时闸门会迅速的上升一段距离,能够让水腔中的水迅速的流出;如图2所示,流出的水会经过渐缩通道,渐缩通道为两个导流板,一端和支撑柱固定连接,使从水腔中流出的水截面变小,从而导致速度变大,能够更有力的冲击旋转页,使转盘上的假山本体旋转,由于水流再大产生的冲击力也有限,所以假山本体的重量需要进行核算后采用合适的材料制成,比如泡沫或其他密度较小的材料,冲击旋转页后的水流到斜坡底端,在微型水泵的作用下将水抽取到假山本体上,模仿瀑布或溪水;当水流不足的时候也希望假山本体旋转,可以启动电机进行旋转,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假山本体旋转会导致水管一圈一圈的缠绕在假山本体上,所以定期需要人工操作将水管重新布置;通过上述的技术手段,采用自然的雨水以及自身的水循环使假山本体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在一个位置也能看到假山本体的全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包括假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假山本体(1)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2),所述的旋转底座(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的凹槽(3)底部设置有斜坡(4),所述的斜坡(4)的中部设置有平坦面(5),斜坡(4)的上端连接有浮力阀(6),浮力阀(6)两侧和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浮力阀(6)和凹槽(3)之间的腔体为水腔(7);/n所述的假山本体(1)的下表面和转盘(8)接触,所述的凹槽(3)底部设置有和电源电连接的电机(9),电机(9)的旋转轴(10)贯穿平坦面(5)中部和转盘(8)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n所述的转盘(8)内部开设有斜腔(11),转盘(8)上表面和斜腔(11)的底端均开设有渗流孔(12),斜腔(11)的底端位于水腔(7)上方;/n所述的斜坡(4)的底端设置有微型水泵(13),水泵(13)和水管(14)的底端连接,水管(14)的顶端位于假山本体(1)上方;/n所述的旋转轴(10)位于平坦面(5)上方的侧面连接有若干旋转页(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式生态性景观假山,包括假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假山本体(1)下方设置有旋转底座(2),所述的旋转底座(2)上表面开设有凹槽(3),所述的凹槽(3)底部设置有斜坡(4),所述的斜坡(4)的中部设置有平坦面(5),斜坡(4)的上端连接有浮力阀(6),浮力阀(6)两侧和凹槽(3)内壁固定连接,浮力阀(6)和凹槽(3)之间的腔体为水腔(7);
所述的假山本体(1)的下表面和转盘(8)接触,所述的凹槽(3)底部设置有和电源电连接的电机(9),电机(9)的旋转轴(10)贯穿平坦面(5)中部和转盘(8)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转盘(8)内部开设有斜腔(11),转盘(8)上表面和斜腔(11)的底端均开设有渗流孔(12),斜腔(11)的底端位于水腔(7)上方;
所述的斜坡(4)的底端设置有微型水泵(13),水泵(13)和水管(14)的底端连接,水管(14)的顶端位于假山本体(1)上方;
所述的旋转轴(10)位于平坦面(5)上方的侧面连接有若干旋转页(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林群山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