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3925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放大整流电路、比较输出电路,放大电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连接放大整流电路,放大整流电路连接比较输出电路,有效的解决了杂波信号干扰、信号稳定性差、灵敏度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实时对油墨反射回来的回波进行检测转化成变化的模拟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模拟小信号进行放大,然后进入滤波电路完成频率低于37KHz和频率高于42KHz信号的滤除,提高信号质量,之后信号进入放大整形电路,通过增益自动调节的放大电路,提高信号可控性,再由整形电路,提高了信号的灵敏度,最后通过比较电路和与门芯片U8将信号输入到控制芯片完成对油墨量的检测。

A testing system of prin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领域,特别是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油墨对于印刷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原材料,缺墨或者少墨直接关系着印刷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印刷机对油墨量的检测十分重要,现在对于印刷机油墨量的检测通常采用自动检测,其一般包括采用超声波检测模块、控制芯片模块和执行模块,超声模块进行油量多少的检测,控制芯片进行信号的分析,执行模块完成控制芯片传来的信号(加墨信号、油墨过低报警信号等),但是在超声波检测模块中,对于超声波回波的接收设置通常采用放大电路和比较电路相结合的方式,导致了杂波信号干扰、信号稳定性差、灵敏度不高的问题。所以本技术提供一种的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有效的解决了杂波信号干扰、信号稳定性差、灵敏度不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放大整流电路、比较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连接放大整流电路,放大整流电路连接比较输出电路;所述放大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R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反相输入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接地。优选的,所述放大电路包括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的一端连接电阻R9,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2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1接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优选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电阻R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电阻R7的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运算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3的同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16接地;优选的,所述比较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9,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容C7,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6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6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基准电压二极管U9的正极、电位器RW1的引脚2,电阻R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12V,基准电压二极管U9的负极、电位器RW1的引脚1同时接地,基准电压二极管U9的可调端连接电位器RW1的可调端,运算放大器U6的输出端连接与门芯片U5的引脚2,与门芯片的引脚1连接控制芯片时钟信号,与门芯片的引脚3连接控制芯片输入端。所述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的型号为MA40S4R,所述基准电压二极管U9的型号为LM136,所述与门芯片U5的型号为74LS09。本技术通过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实时对油墨反射回来的回波进行检测转化成变化的模拟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对模拟小信号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进入滤波电路完成频率低于37KHz和频率高于42KHz信号的滤除,保证信号没有杂波干扰,提高信号质量,之后高质量信号进入放大整形电路,通过增益自动调节的放大电路,提高信号可控性,再由整形电路,使信号输出的波形更加精确,提高了信号的灵敏度,最后通过比较电路和与门芯片U5将信号输入到控制芯片完成对油墨量的检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实施例一,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由型号为MA40S4R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接收超声波碰到油墨后的回波,将接收到的超声波回波信号转换成模拟电信号进行输出,超声波接收传感器LS1的一端接地,型号为MA40S4R超声波接受传感器LS1的另一端将转换后的模拟电信号输入到放大电路,进行小信号的初级放大处理,放大后的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输出,进入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由带通滤波器滤除频率低于37KHz和高于42KHz干扰信号,只通过经过放大的40KHz左右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提高信号质量,高质量的信号由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输出,进入放大整流电路,经过可以进行增益自动调节的放大电路,将信号的放大效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提高信号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之后进行整流处理将超声波的负值信号转为正值信号提高信号在正值范围的密度,再经过二极管D3给电容C3进行充电,使得放大整流电路对超声波检测后输出的波形更加精确,提高了信号的灵敏度,信号进过电阻R19进入比较输出电路,通过和最小油墨量的基准值电压比较得到输出信号,再通过控制芯片的时钟信与比较电路的输出信号相与后输入到控制芯片进行油墨量的分析,从而控制完成油墨的添加或者油墨过低的报警;所述的放大整流电路接收滤波电路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通过电阻R12输入到由电阻R15、电阻R8、运算放大器U4构成的放大电路中,其中通并联在电阻R8两端的电路进行放大电路的增益调节,对与不同幅度的信号进行不同的放大效果,保证输出信号的稳定,二极管D1将运算放大器U4输出的信号进行整流,再通过电容C2、电阻R6、电阻R3、电容C1进行滤波处理,产生一个随运算放大器U4输出电压幅度变化的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放大整流电路、比较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连接放大整流电路,放大整流电路连接比较输出电路;/n所述放大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R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反相输入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共同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的检测系统,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放大整流电路、比较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放大电路连接滤波电路,滤波电路连接放大整流电路,放大整流电路连接比较输出电路;
所述放大整流电路包括电阻R12,电阻R12的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3的输出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8的一端、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漏极,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二极管D1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15接地,二极管D1的正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的一端、电阻R4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接地,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电阻R1-R2的另一端同时接地,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栅极,N型场效应晶体管Q1的源极接地,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7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反相输入端、电阻R23的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运算放大器U7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正极、电阻R22的一端,运算放大器U8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U7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3的正极分别连接电容C6的一端、电阻R18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8的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锋闫朋峰杨国伟葛校星葛琳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市慧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