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卫城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78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安全打火机的改进。该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原有简易型打火机结构、不增加元器件的前提下,明显增强打火机的安全防护效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或危险的发生。实用、经济,完全可在实际中加以利用和推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火装置的改进,特别是对安全打火机的改进。一般已知的简易型打火机,打火轮的中轮、边轮(包括中轴)固定在一起,同时转动、同时停止,且中轮比边轮稍高,当使用者用一般的力量即可同时转动中轮、边轮(包括中轴),使中轮与火石发生摩擦产生火花,若同时下压杠杆压板释放出瓦斯,即可达到点燃打火机的目的,但此类一般的袖珍简易型打火机不能有效的防止儿童玩耍,或因意外转动中轮、边轮产生火花导致点燃打火机而发生的各类危险。为安全使用,防止误燃产生的危险,先前的各种改进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案1、边轮与中轮联为一体,但可与中轴分开,且中轴与中轮、边轮的间隙较大。另外,边轮的外侧(指与拇指的接触面)是光滑的,无横齿。这种改进措施的特点是通过增大转动中轮的力量来增强打火机的安全性。但该种改进措施的缺点是由于中轴与中轮、边轮的间隙较大、边轮的外侧(指与拇指的接触面)光滑,无横齿,所以需要相对较大的力量才能转动中轮,正因为如此,该改进措施的实用性不强,在实践中难以推广。2、中轮与中轴、边轮的侧面的内2/3联为一体,中轮的外1/3与前三者不同时转动或停止。中轮的外1/3与内2/3之间有较明显的间隙,两者是可分开的,前者是嵌在后者上的,该改进措施的安全性能较好,但相比较而言,其制造、设计难度较大,导致成本加大,利润降低。3、增加元器件的方法来增强打火机的安全性能,如利用现有的简易型打火机杠杆压板下方的机身顶端的凹穴,新增加弹片和控制件构成一组安全开关,在该控制件的前端下方有一垂直的抵板(注该抵板上窄下宽、上薄下厚),控制件的板体上设有一贯穿口,利用平时控制件位于下位时的上方板体的贯穿口和杠杆压板下端的突块形成的错位状态,使得杠杆压板不能下压,达到瓦斯无法外溢的安全效果。但如果向内推并上抬控制件时,则控制件板体的贯穿口正好向上套住杠杆压板下方的突块上,使得控制件不能发挥阻挡的作用,此时杠杆压板连同控制件一起降下,瓦斯得以释放以供点火。而当杠杆压板松开位置上升时,则利用控制件抵板上窄下宽、上薄下厚的形状特点与弹片的互相挤压作用,使控制件维持在下方位置,此时上升后的杠杆压板下端的突块再次与控制件上方板体的贯穿口错置,恢复杠杆压板无法下压的安全状态。该种改进措施的确实增强了打火机的安全性能,但其设计、制造成本的增加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论采用上述哪种方案,都存在着因设计、组装、原材料的增加导致成本提高,销售价格的上升或者利润的明显下降,因而在实践中难以推广的弊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结构合理、成本低廉的安全打火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安全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其特征在于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本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能在完全不改变原有简易型打火机结构、不增加任何元器件的前提下,明显增强打火机的安全防护效果。2、对打火机的个别元器件进行简单的改进,即能达到防止誤燃的目的。3、操作方便。4、成本低廉。5、能有效地防止儿童玩耍时意外事件的发生。6、能有效预防在运输或携带过程中,意外转动中轮产生火花发生危险。7、实用、经济,完全可在实际中加以利用和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火机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打火轮组装配图;图3是本技术打火轮组俯视图;图4是现有简易型打火机的打火轮组俯视图。图号说明1——机身;2——机头;3——火嘴;4——火环;5——金属壳;6——杠杆压板;7——弹簧;8——火石;9——中轮;10——边轮;11——中轴;12——中轮边缘(多边形)13——边轮内側横齿。安全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其特征在于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边轮与中轮间隙为0.2mm-0.5mm之间,其中以0.3mm为佳。边轮的内、外径适度扩大,使打火机的打火轮组的边轮与中轮(包括中轴)不容易同时转动或停止。在边轮的内侧设有横齿(13),中轮两侧的边缘为多边形(12)。多边形一般为八至十二边形,例如八边形、十边形、十二边形。当使用者用一般的力量(即相当于使用现有普通打火机的力量)转动打火轮组时,由于边轮的内、外径大于中轮的外径,因用力不足,拇指不能触及中轮或其力量不能带动中轮,边轮与中轮(包括中轴)不能同时转动或同时停止,所以只能转动边轮,即使拇指顺势压下杠杆压板释放出了瓦斯,但由于中轮(包括中轴)并不转动,中轮与火石并没有发生摩擦产生火花,打火机因没有着火源而无法点燃。这样,就可有效地避免儿童玩耍点燃打火机或误将打火轮转动产生火花而引发的危险。当需要取火时,使用者用较大的力量(即明显大于使用现有普通打火机的力量)转动打火轮组时,拇指不仅带动边轮,而且因力量足够,还可触及并转动中轮,使中轮与火石发生摩擦产生火花,此时拇指顺势压下杠杆压板同时释放出了瓦斯,达到点燃打火机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安全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其特征在于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边轮与中轮间隙为0.2mm-0.5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边轮与中轮间隙为0.3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边轮的内侧设有横齿(13),中轮两侧的边缘为多边形(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中轮两侧的边缘为八边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中轮两侧的边缘为十边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打火机,其特征在于中轮两侧的边缘为十二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对安全打火机的改进。该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本技术在不改变原有简易型打火机结构、不增加元器件的前提下,明显增强打火机的安全防护效果,操作方便、成本低廉。能有效地防止意外事件或危险的发生。实用、经济,完全可在实际中加以利用和推广。文档编号F23Q2/00GK2753980SQ20042007161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邓卫城 申请人:邓卫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打火机,包括机身(1)、机头(2)、火嘴(3)、火环(4)、金属壳(5)、杠杆压板(6)、弹簧(7)、火石(8)及打火轮组,打火轮组包括边轮(10)及中轮(9),其特征在于适度扩大边轮(10)的内、外径,边轮(10)内径大于打火轮组的中轮(9)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卫城
申请(专利权)人:邓卫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