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3500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以两种可溶性金属盐、尿素和相控剂为原料,经过水热法、煅烧、浸渍后煅烧的方法,使钌源在络合剂的作用下,将钌元素以金属钌状态负载到双金属氧化物上,即可制得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所得材料形貌为海胆状,平均直径为2‑3微米,表面刺状平均长度为1‑2微米。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2)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3)金属钌的负载。作为氨硼烷水解制氢催化剂的应用,室温下80‑120 s完成放氢,放氢速率为300‑500 mol

A bimetallic oxide supported ruthenium catalyst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金属氧化物材料及催化氨硼烷水解制氢的
,具体涉及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长,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张,由此产生的能源危机问题越发突显,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可忽视。环境的污染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这迫使研究这不得不发展新型能源。氢能是当今世界最具有前景的能源,随着氢能的快速发展,首要的任务是寻找安全高效的储氢材料。氨硼烷作为一种高效的储氢材料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氨硼烷具有储氢含量较高(质量分数为19.6wt%),无毒、室温下稳定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氨硼烷的脱氢方式有3种,分别为醇解、热分解和水解。水解具有速度快、无毒无害、成本低的优点成为氨硼烷脱氢的首选方式。在常温下,氨硼烷极为稳定,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但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1mol氨硼烷约产生3mol的氢气。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一类具有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质的无机层状材料,现有文献1(JiangG,FuW,ShuS,etal.Mg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两种可溶性金属盐、尿素和相控剂为原料,经过水热法得到双金属氢氧化物;再经过煅烧得到双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最后通过浸渍后煅烧的方法,使钌源在络合剂的作用下,将钌元素以金属钌状态负载到双金属氧化物上,即可制得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所得材料形貌为海胆状,平均直径为2-3微米,表面刺状平均长度为1-2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以两种可溶性金属盐、尿素和相控剂为原料,经过水热法得到双金属氢氧化物;再经过煅烧得到双金属氧化物作为载体;最后通过浸渍后煅烧的方法,使钌源在络合剂的作用下,将钌元素以金属钌状态负载到双金属氧化物上,即可制得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所得材料形貌为海胆状,平均直径为2-3微米,表面刺状平均长度为1-2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金属盐为硝酸盐,相控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钌源为三氯化钌,络合剂为一水合柠檬酸、丙酸、丁二酸、丙氨酸、苹果酸、丙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以一定物质的量之比,将两种金属盐、尿素和相控剂溶于水中,其中,两种金属盐分别命名为金属盐A和金属盐B,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水热反应,反应产物经洗涤、干燥后得到双金属氢氧化物;
步骤2)双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将步骤1所得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煅烧,反应产物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双金属氧化物;
步骤3)金属钌的负载,以钌源和络合剂满足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将钌源和络合剂加水配成浸渍溶液,再将步骤2所得双金属氧化物在浸渍溶液中充分条件下浸渍,在干燥后,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二次煅烧,反应产物经抽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双金属氧化物负载钌催化材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海亮仇雪莹邱树君翁超明刘武莫定雕孙立贤徐芬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