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488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转轴置于转轴支撑板的左侧壁与连接轴对应的位置,转轴与转轴支撑板之间转动连接,夹持板分别与连接轴和转轴固定连接,夹持板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双向螺杆,双向螺杆的一端与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夹持板与螺帽固定连接,活动板为两块,且分别与双向螺杆上的正向螺杆与反向螺杆螺纹连接,设置了转动单元,通过电机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会带动夹持单元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工件进行转动,达到对工件进行不同面加工的目的,使工序简单,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An automatic clamping device for multi surface machining of la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床加工
,具体为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车床是现代机械加工中最常见的机床之一,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在加工工件时需要对工件进行夹持,现有的夹持方式一般为固定块夹持,在工件的加工中有时需要对工件的几个面进行加工,因此,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工件转面,需要多次从夹持装置上将其拆卸下来,造成工序复杂,增加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可以在对工件进行几个面加工时,不需要多次将工件从夹持装置上将其拆卸下来,减小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包括安装板、转动单元和夹持单元;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为长方体,安装板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支架的下端均设有底座,安装板的上表面设有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转动单元(4)和夹持单元(5);/n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为长方体,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2),支架(2)的下端均设有底座(3),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有两条互相平行的滑槽,固定块(6)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块(6)的右侧壁设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右端设有电机支架(8),安装板(1)上表面的右端设有转轴支撑板(10);/n转动单元(4):所述转动单元(4)包括电机(41)、连接轴(42)和转轴(43),所述电机(41)置于电机支架(8)的上表面,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工件多面加工自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转动单元(4)和夹持单元(5);
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为长方体,安装板(1)的下表面四角均设有支架(2),支架(2)的下端均设有底座(3),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有两条互相平行的滑槽,固定块(6)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的左端,固定块(6)的右侧壁设有电动推杆(16),电动推杆(16)的右端设有电机支架(8),安装板(1)上表面的右端设有转轴支撑板(10);
转动单元(4):所述转动单元(4)包括电机(41)、连接轴(42)和转轴(43),所述电机(41)置于电机支架(8)的上表面,电机(4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连接轴(42)的左端,转轴(43)置于转轴支撑板(10)的左侧壁与连接轴(42)对应的位置,转轴(43)与转轴支撑板(10)之间转动连接;
夹持单元(5):所述夹持单元(5)包括螺帽(51)、夹持板(52)、双向螺杆(53)和活动板(54),所述夹持单元(5)为两个,且分别置于连接轴(42)的右端与转轴(43)的左端,夹持板(52)分别与连接轴(42)和转轴(43)固定连接,夹持板(52)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双向螺杆(53),双向螺杆(53)的一端与凹槽的侧壁转动连接,双向螺杆(53)的另一端穿过夹持板(52)与螺帽(51)固定连接,活动板(54)为两块,且分别与双向螺杆(53)上的正向螺杆与反向螺杆螺纹连接;
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9),所述控制开关组(9)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汉信模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