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479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包括增材制造机构、减材加工机构、横梁、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垂直横梁长度方向布置,并经第一平移机构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包括增材升降模组、增材制造模组;所述增材升降模组沿减材加工机构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增材制造模组相对减材加工机构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机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沿横梁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增材制造机构与减材加工机构布置于同一机床,且两者可自动切换,进而实现对材料进行制造成型及二次加工,且只需对成型材料进行一次定位,定位精确,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加工精度、实用性强。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material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
本技术涉及增减材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模具制造,被广泛运用于机械、电子、汽车、航天、航空、军工、交通、建材、能源等行业,而上述行业约60%~80%的零部件需要依靠模具加工成型。由于复杂零部件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减材制造,如车削、铣削、刨削、钻削和磨削等减材加工机床已经无法实现复杂零部件的制造要求。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增材制造技术,由于其具有灵活、高效、节能等特点,虽然已经用于复杂零部件的制造,但增材制造设备制造成型的复杂零件由于无法对其直接装夹加工,其精度远低于实际要求,必须在材料成型后将其移动至减材加工机床上进行二次加工。在将成型材料移动至减材加工机床时,需要重新对成型材料进行定位,而一般增材制造机床与减材加工机床是分开布置的,且布置环境复杂,在成型材料长距离移动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定位基准发生变化,导致对成型材料重新定位困难,进而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延长了零部件的生产周期,影响复杂零部件的最终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该装置将增材制造机构与减材加工机构布置于同一机床,且两者可自动切换,进而实现对材料进行制造成型及二次加工,且只需对成型材料进行一次定位,定位精确,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加工精度、实用性强。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包括增材制造机构、减材加工机构、横梁、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垂直横梁长度方向布置,并经第一平移机构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包括增材升降模组、增材制造模组;所述增材升降模组沿减材加工机构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增材制造模组相对减材加工机构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机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沿横梁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包括减材升降模组、减材加工模组;所述减材升降模组垂直第一平移机构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模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倒L型结构的第一滑座、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动模组、第一丝杆组件、第一电机;所述横梁顶部及其一侧经第一滑动模组分别与第一滑座的横端内侧及竖端内侧滑动连接,减材加工机构布置于第一滑座的竖端外侧;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丝杆组件带动第一滑座沿横梁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减材加工模组包括与第一滑座竖端外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座、电主轴、刀具锁咀、冷气射嘴、电控阀;所述第二滑座的正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电主轴内置于第一凹槽下部并与刀具锁咀驱动连接;所述冷气射嘴靠近刀具锁咀布置,并安装于第二滑座底部,电控阀用于控制冷气射嘴打开或关闭。进一步地,所述减材升降模组包括减材升降电机、第二丝杆组件、两第二滑动模组;所述第二滑座两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各布置一第二滑动模组,第一滑座竖端外侧经第二滑动模组与第二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组件沿第二滑座长度方向内置于其第一凹槽上部,减材升降电机用于驱动第二丝杆组件带动第二滑座经第二滑动模组做升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增材制造模组包括与第二滑座背面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座、螺杆挤出机;所述螺杆挤出机沿第三滑座长度方向布置于其正面,螺杆挤出机周侧箍紧有加热器,且其上部设有送料斗,底部设有关断嘴。进一步地,所述增材升降模组包括增材升降电机、第三丝杆组件、两第三滑动模组;所述第二滑座背面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各布置一第三滑动模组,第三滑座经两第三滑动模组与第二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杆组件布置于第二滑座的背面,并位于两第三滑动模组之间;所述增材升降电机用于驱动第三丝杆组件带动第三滑座沿第三滑动模组做升降运动。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增材升降模组可实现增材制造机构与减材加工机构的自由切换,进而实现对材料进行制造成型及二次加工,工作效率高;2)将增材升降机构与减材加工机构布置于同一机床,进而只需对成型材料进行一次定位,定位精确、提高加工精度;3)通过冷气射嘴可对刀具吹气冷却,避免刀具温度过高而损坏;4)通过减材升降模组、第一平移机构可实现增材制造机构及减材加工机构做同步升降及平移运动,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为图1省却横梁、第一平移机构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爆炸图;图5为图4另一视角立体图;其中,附图标识说明:1—增材制造机构;2—减材加工机构;3—横梁;4—第一平移机构;11—增材升降模组;12—增材制造模组;21—减材升降模组;22—减材加工模组;111—增材升降电机;112—第三丝杆组件;113—第三滑动模组;121—第三滑座;122—螺杆挤出机;123—加热器;124—送料斗;125—关断嘴;211—减材升降电机;212—第二丝杆组件;213—第二滑动模组;221—第二滑座;222—电主轴;223—刀具锁咀;224—冷气射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1至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包括增材制造机构1、减材加工机构2、横梁3、沿横梁3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的第一平移机构4;所述减材加工机构2垂直横梁3长度方向布置,并经第一平移机构4与横梁3滑动连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1包括增材升降模组11、增材制造模组12;所述增材升降模组11沿减材加工机构2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增材制造模组12相对减材加工机构2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机构2带动增材制造机构1沿横梁3滑动。其中,所述减材加工机构2包括减材升降模组21、减材加工模组22;所述减材升降模组21垂直第一平移机构4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模组22带动增材制造机构1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4包括倒L型结构的第一滑座、沿横梁3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动模组、第一丝杆组件、第一电机;所述横梁3顶部及其一侧经第一滑动模组分别与第一滑座的横端内侧及竖端内侧滑动连接,减材加工机构2布置于第一滑座的竖端外侧;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丝杆组件带动第一滑座沿横梁3滑动;所述减材加工模组22包括与第一滑座竖端外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座221、电主轴222、刀具锁咀223、冷气射嘴224、电控阀;所述第二滑座221的正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凹槽,电主轴222内置于第一凹槽下部并与刀具锁咀223驱动连接;所述冷气射嘴224靠近刀具锁咀223布置,并安装于第二滑座221底部,电控阀用于控制冷气射嘴224打开或关闭。所述减材升降模组21包括减材升降电机211、第二丝杆组件212、两第二滑动模组213;所述第二滑座221两外侧沿其长度方向各布置一第二滑动模组213,第一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材制造机构、减材加工机构、横梁、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垂直横梁长度方向布置,并经第一平移机构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包括增材升降模组、增材制造模组;所述增材升降模组沿减材加工机构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增材制造模组相对减材加工机构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机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沿横梁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材制造机构、减材加工机构、横梁、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的第一平移机构;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垂直横梁长度方向布置,并经第一平移机构与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增材制造机构包括增材升降模组、增材制造模组;所述增材升降模组沿减材加工机构长度方向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增材制造模组相对减材加工机构做升降运动;所述第一平移机构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机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沿横梁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材加工机构包括减材升降模组、减材加工模组;所述减材升降模组垂直第一平移机构布置于其一侧,用于驱动减材加工模组带动增材制造机构做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包括倒L型结构的第一滑座、沿横梁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滑动模组、第一丝杆组件、第一电机;所述横梁顶部及其一侧经第一滑动模组分别与第一滑座的横端内侧及竖端内侧滑动连接,减材加工机构布置于第一滑座的竖端外侧;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第一丝杆组件带动第一滑座沿横梁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减材加工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材加工模组包括与第一滑座竖端外侧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座、电主轴、刀具锁咀、冷气射嘴、电控阀;所述第二滑座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井刘理辉吴俊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领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