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涉及粉状物加工技术领域,该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入料管,两个所述壳体的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板和第二刚板。该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采用双向旋转造粒,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高效和快速的特点,提高了经济效益,提高了加工装置的减震性能,提升了加工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粉状物的各个粒体的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可以加快混合物的混合速度,方便加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A powder processing device for food manufact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粉状物加工
,具体为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食品工业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制造食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原料主要是农、林、牧、渔及副业部门生产的初级产品。按照我国1984年12月制定的分类目录,它的总称为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在它的下面划分四大行业:(1)食品制造业,包括粮食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糕点、糖果制造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2008年食品工业成为制造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绽放出的一朵“奇葩”。2008年我国制造业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巨大考验,食品工业的突出表现表明,我国的食品工业在扩大内需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现有的加工装置工作效率低下,不高效,不快速,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粒体混合不均匀,不方便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解决了现有加工装置工作效率低下,不高效,不快速,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粒体混合不均匀,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包括座体,所述座体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入料管,两个所述壳体的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板和第二刚板,所述第一刚板和第二刚板的之间安装有防护箱;所述防护箱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防护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杆,两个所述壳体的之间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防护箱的内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连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顶端贯穿防护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刚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所述弹性钢板的上方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两侧上下两面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和驱动轴的之间安装有连轴器,所述辅助轴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板,所述壳体的外部两侧顶端均安装有调节板,所述壳体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驱动腔;所述驱动腔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方安装有导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螺套,所述导杆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所述滑套和螺套的之间安装有连杆,所述导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壳体靠近驱动腔的内壁开口处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壳体的内表面设有一层防静电薄膜,该防静电薄膜由金属氧化物系填充型防静电材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底部活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轮子;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座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正面中部底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管。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呈U型状;所述入料管与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支杆的底端活动插接在第二刚板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贯穿防护箱的内部;所述连动齿轮固定套接在驱动轴的外表面,所述连动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弹性钢板的截面呈拱桥状。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固定套接在支杆的外表面;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辅助轴通过连轴器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搅拌板呈等间距布置;所述调节板与壳体的外表面贴合连接;所述螺杆贯穿驱动腔的内壁并与调节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两端均与驱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套和螺套;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驱动腔的内壁和滑套;所述定位杆的顶端与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卡板呈L型状,所述卡板和卡槽配合设置,所述卡板和卡槽卡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一方面通过设置壳体,由于壳体设置为两个,采用双向旋转造粒,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高效和快速的特点,提高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设置弹性钢板和减震弹簧,提高了加工装置的减震性能,提升了加工装置的稳定性,防止内部结构造成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一方面通过设置辅助轴和搅拌板,可以加快混合物的混合速度,使得混合物快速混合均匀,从而提高加工装置的造粒效率,解决了粉状物的各个粒体的营养成分的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设置调节板、螺杆、导杆、螺套、滑套、弹簧、卡板和卡槽,方便加工装置的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后期定期对加工装置内部进行清洁,提高了加工装置的便捷性,操作简单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用者正向或反向转动调节板,即可实现卡板和卡槽卡接或分离,进而达到安装或拆卸的目的,提高了加工装置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装置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加工装置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箱俯视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防静电薄膜结构图。图中:座体1、轮子2、壳体3、排料管4、顶盖5、连接管6、入料管7、第一刚板8、第二刚板9、防护箱10、驱动电机11、支杆12、驱动轴13、限位槽14、弹性钢板15、挡板16、限位柱17、减震弹簧18、辅助轴19、搅拌板20、调节板21、驱动腔22、螺杆23、导杆24、螺套25、滑套26、连杆27、弹簧28、卡板29、定位槽30、定位杆31、卡槽32、防静电薄膜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包括座体1,座体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壳体3,壳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5,顶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连接管6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入料管7,两个壳体3的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的之间安装有防护箱10;防护箱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防护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杆12,两个壳体3的之间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13,防护箱10的内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连动齿轮,驱动电机11的顶端贯穿防护箱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第二刚板9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4,支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15;弹性钢板15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6,挡板16的两侧上下两面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7,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辅助轴19,辅助轴19和驱动轴13的之间安装有连轴器,辅助轴1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板20,壳体3的外部两侧顶端均安装有调节板21,壳体3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驱动腔22;驱动腔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杆23,螺杆23的下方安装有导杆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入料管(7),两个所述壳体(3)的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所述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的之间安装有防护箱(10);所述防护箱(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防护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杆(12),两个所述壳体(3)的之间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13),所述防护箱(10)的内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连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11)的顶端贯穿防护箱(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刚板(9)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支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15);所述弹性钢板(15)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两侧上下两面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7),所述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辅助轴(19),所述辅助轴(19)和驱动轴(13)的之间安装有连轴器,所述辅助轴(1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板(20),所述壳体(3)的外部两侧顶端均安装有调节板(21),所述壳体(3)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驱动腔(22);所述驱动腔(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下方安装有导杆(24),所述螺杆(23)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螺套(25),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26),所述滑套(26)和螺套(25)的之间安装有连杆(27),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8),所述滑套(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29),所述壳体(3)靠近驱动腔(22)的内壁开口处开设有定位槽(30),所述定位槽(30)的内部插接有定位杆(31),所述定位杆(31)的底端外表面开设有卡槽(32),壳体(3)的内表面设有一层防静电薄膜(33),该防静电薄膜(33)由金属氧化物系填充型防静电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制造用粉状物加工装置,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的顶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盖(5),所述顶盖(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入料管(7),两个所述壳体(3)的之间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所述第一刚板(8)和第二刚板(9)的之间安装有防护箱(10);所述防护箱(10)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1),所述防护箱(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支杆(12),两个所述壳体(3)的之间中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轴(13),所述防护箱(10)的内部安装有对称布置的连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11)的顶端贯穿防护箱(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第二刚板(9)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支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性钢板(15);所述弹性钢板(15)的上方设置有挡板(16),所述挡板(16)的两侧上下两面边缘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柱(17),所述壳体(3)的内部安装有辅助轴(19),所述辅助轴(19)和驱动轴(13)的之间安装有连轴器,所述辅助轴(19)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多个搅拌板(20),所述壳体(3)的外部两侧顶端均安装有调节板(21),所述壳体(3)的侧壁顶部开设有驱动腔(22);所述驱动腔(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的下方安装有导杆(24),所述螺杆(23)的外表面螺纹安装有螺套(25),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套(26),所述滑套(26)和螺套(25)的之间安装有连杆(27),所述导杆(24)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28),所述滑套(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板(29),所述壳体(3)靠近驱动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君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