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志林专利>正文

双火苗防风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435 阅读:3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能产生防风型火焰,又能产生明显火焰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该打火机中有一根气体燃料导管与设在火焰稳定器顶端中心,其开口垂直向上的喷嘴连通,在火焰稳定器的中心毂与所述的喷嘴之间还有一个挡片,其周缘与燃烧室壁一起形成一个环形通道,引燃零件布置在燃烧室壁附近的区域,使从上述喷嘴喷出的可燃气体不受阻碍地向上喷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具有一般的防风打火机的防风能力,还克服了现有防风打火机在明亮的场合中使用时不容易看到火焰确切位置的不足,又具有在闪亮、摇曳的火苗中点燃香烟的格调与风度。(*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以液态储存的可燃气体例如丁烷为燃料的香烟点火机,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既具有防风型火焰又具有可燃气体直接从喷嘴喷出所产生的明显火苗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目前使用的以液态储存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香烟点火机可以分为普通打火机和防风打火机两大类,前者是使从储气箱上的燃料喷嘴中喷出的气体燃料直接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火苗,故又称之为明火打火机;后者则具有一个使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再在其中燃烧的燃烧器,在燃烧器上部的燃烧室出口处还安装有用耐热材料例如铂制成的引燃零件,由于气体燃料与空气预先经过混合,所以能够充分地燃烧,产生不明显但温度很高(白热的程度)的火焰,当火焰被风吹灭后,引燃零件仍然保持足够高的温度,故能利用其催化作用将继续喷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重新点燃,对于不断喷出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来说,引燃零件是一个持续的点燃装置,从而达到了防风的目的。这种类型防风打火机的燃烧器,如US3844707和US3915623所公开的那样,通常包括一个直径很小(例如0.05毫米)的燃料喷射孔,在燃料喷射孔下游通道壁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或者四个空气吸入孔,从而在燃烧器中部构成一个与燃料喷射孔同轴的喷射泵,喷射泵结构下游有一段缩喉管,在燃烧器的另一端有一个与喷射泵结构以及缩喉管同轴的燃烧室,在燃烧室的内部安装有由中心毂及其周围的开口所构成的火焰稳定器,在燃烧室的出口处安装有用耐热材料制成的引燃零件,在US3844707中,是用一根不锈钢丝横穿在燃烧室出口处;在CN1033867A中还公开了用铂丝绕成的螺旋线圈制成的引燃零件,这种引燃零件是利用其催化作用来促进可燃气体燃烧的。显然地,防风打火机与一般的明火打火机相比,具有抗风能力强,即使火焰被风吹灭,也可以重新点燃的优点,但由于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燃烧生成的火焰不明显,在明亮处例如阳光下点燃香烟时使用者不容易看清火焰的位置,所以不易将香烟头部放在适于点燃的位置,因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再者,这种防风打火机缺乏在闪亮、摇曳的火焰中点燃香烟的格调与风度。基于现有防风打火机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香烟点火机,该香烟点火机能够生成一个明显的火苗,而且该火苗被风吹灭后,引燃零件可以将可燃气体重新点燃,并仍能生成一个明显的火苗。这样既有防风的功能,又有在闪亮、摇曳的火焰中点燃香烟的格调与风度。根据本技术所提供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包括由底壳、中套、顶盖、按钮组成的外壳以及一个储存气体燃料的储气箱;储气箱上分别安装有注气阀和可以调节出气量大小的放气阀和阀开启件,放气阀的喷嘴通过气体燃料导管与燃烧器的进口连通;一个与放气阀的开启有联动关系的压电点火装置;上述燃烧器包括一个直径很小(例如0.05毫米至0.07毫米)的燃料喷射孔,在燃料喷射孔下游的气体燃料通道壁上开有若干个空气吸入孔,从而构成一个与燃料喷射孔同轴的喷射泵结构,燃烧器的末端是一个与喷射泵结构同轴的燃烧室,燃烧室内安装有一个由中心毂及其周围的若干开口所构成的火焰稳定器,在燃烧室的下游处安装有引燃零件;根据本技术制成的防风打火机还有一条气体燃料导管,该气体燃料导管与设置在火焰稳定器顶端中心的其开口垂直向上的气体燃料喷嘴连通,引燃零件沿燃烧室壁附近的区域布置或者对称地布置在燃烧室的四周或者两边的位置上,即燃烧室横截面的中心区域是空开的;在火焰稳定器的中心毂与所述的气体燃料喷嘴之间还可以有一个挡板,该挡板的边缘与燃烧室内壁一起形成一个环形通道。与现有的防风打火机相比,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不仅具有现有的防风打火机所具有的防风能力,而且可以产生一个明显的火苗,这样在明亮的环境下使用时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同时具有在闪亮、摇曳的火焰中点燃香烟的格调与风度。此外,在无风的场合中使用时,可以将与燃烧器进口相通的气体燃料通道关闭,则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可以作为普通的明火打火机使用;反之,将与产生明显火苗的气体燃料喷嘴相通的气体燃料通道关闭,则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能产生与现有的防风打火机同样的火焰与效果。本技术的优点将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来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一种实施例的放大了的正视图,其中部分为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放大了的正视图,其中部分为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一种形式的燃烧器的放大的正视剖面图;图4是图3的侧视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第二种形式的燃烧器放大的正视剖面图;图6是图5的侧视剖面图;图7是图3--图6所示的燃烧器中引燃零件及其支撑件的放大的正视图;图8是图7的俯视图;图9的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第三种形式的燃烧器的局部放大的正视剖面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燃烧器的引燃零件及其支撑件的放大的俯视图;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的第四种形式的燃烧器放大的俯视图;图12是图11的正视剖面图;图13是图12的侧视剖面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附图中作用相同的零件使用同一编号。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双火苗防风打火机,通常包括外壳1,外壳1由底壳11、中套12,可翻开的顶盖13以及按钮14组成,顶盖13的杆状部分15可以绕插在中套12中的枢轴16转动,杆状部分15的末端与中套12之间安置有弹簧件17,从而使得顶盖13要么处于关闭位置,要么处于开启位置(如图所示)。底壳11内为储气箱2,该储气箱2的两部分,即储气箱体21与底盖22利用粘接或者焊接(超声波焊接)的方法连接,在储气箱2的底部装有注气阀23,另外,储气箱2上还装有可调节放气量大小的放气阀24,调节是通过旋转调节杆25来实现的。放气阀杆26的上部有一圈凸缘27,供阀开启件31上的缺口32卡在其上,阀开启件31的另一端为两根伸出臂33,阀开启件31支在支点34上;阀杆26的顶端的喷嘴28上装有三通41,三通41的出口42和43通过第一根气体燃料导管44和第二根气体燃料导管45分别与燃烧器5的进口51以及位于火焰稳定器顶端中心、开口垂直向上的供生成明显火焰的喷嘴52连通。燃烧器5利用支撑件35支撑,该支撑件35的另一端与压电发火装置36的金属底壳37接触从而构成放电的回路。放电电极38穿过燃烧器5的燃烧室56的壁,其尖端39伸入燃烧室56内。当按下按钮14时,按钮14上伸出 的杆状部分18的末端就会将阀开启件31的伸出臂33向下压,通过支点34,将阀杆26抬起,则放气阀24被打开,气体燃料通过该放气阀24从喷嘴28喷出,随着按钮14被进一步按下,压电发火装置36被起动,从放电电极38的尖端39放电,在燃烧室56内产生放电火花,将可燃气体以及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点燃。还可以设置楔块形或螺杆形的调节装置(图上未示出)对通过气体燃料导管45的可燃气体量进行调节。参照图2,储气箱2上除装有放气阀24外,还装有放气阀24′,通过旋转调节杆25和25′可以分别调节两个放气阀24和24′的出气量,它们的阀杆26和26′上部均有凸缘27和27′,末端为各自的喷嘴28和28′,放气阀24的喷嘴28通过导管45与燃烧器5的进口51连通,放气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火苗防风打火机,包括外壳、储存气体燃料的储气箱,安装在储气箱上的注气阀和可以调节出气量大小的放气阀和阀开启件,该放气阀的喷嘴通过气体燃料导管与燃烧器的进口连通;一个与所说的放气阀的开启有联动关系的压电点火装置,上述燃烧器包括一个直径很小的燃料喷射孔,在燃料喷射孔下游的气体燃料通道壁上开有若干个空气吸入孔从而构成一个与该燃料喷射孔同轴的喷射泵结构,燃烧器的末端是一个与所述的喷射泵结构同轴的燃烧室,燃烧室内安装有一个由中心毂及周围的若干开口所构成的火焰稳定器,在燃烧室的下游处安装有引燃零件,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还有一根气体燃料导管与设置在火焰稳定器顶端中心的其开口垂直向上的气体燃料喷嘴连通,所述的引燃零件布置在燃烧室壁附近的区域,即燃烧室横截面的中心区域是空的,从而使上述喷嘴喷出的可燃气体可以不受阻碍地向上喷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王志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