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牙体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牙齿是人类身体最坚硬的器官之一。牙齿一般呈白色,质地坚硬。牙齿的各种形状适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撕裂、磨碎食物。牙齿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损坏,损坏后的牙体往往需要进行修复。在牙体的修复过程中,被修复牙体周围的口腔中会产生一些异物,而该些异物在牙体修复完毕后需要及时排除,不能残留在口中。而针对残留的异物,目前一般是通过漱口来清理,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不能彻底的清除口腔中的异物,所以也不能达到彻底清洁口腔的目的。并且目前也出现一些口腔异物吸附装置的专利申请,但是这些吸附装置体积较大,不便于人们操作使用,清理效果也不佳。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槽(101),转动槽(101)内转动连接有清理杆(2),清理杆(2)的上部圆周以及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清理毛刷(3),清理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手柄(1)上设有安装腔(102),且转动杆(19)的底端转动延伸至安装腔(102)内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8),所述安装腔(102)的顶部内壁上设有通槽(103),且转动杆(19)转动贯穿通槽(103),所述清理杆(2)为中空结构,位于转动杆(19)一侧的清理杆(2)底部连接设置有吸附软管(6),且吸附软管(6)的底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体修复临床用口腔异物吸附装置,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的顶部设置有转动槽(101),转动槽(101)内转动连接有清理杆(2),清理杆(2)的上部圆周以及顶部均设置有多个清理毛刷(3),清理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手柄(1)上设有安装腔(102),且转动杆(19)的底端转动延伸至安装腔(102)内并固定套接有传动齿轮(18),所述安装腔(102)的顶部内壁上设有通槽(103),且转动杆(19)转动贯穿通槽(103),所述清理杆(2)为中空结构,位于转动杆(19)一侧的清理杆(2)底部连接设置有吸附软管(6),且吸附软管(6)的底部贯穿通槽(103)并延伸至安装腔(102)内,所述安装腔(102)的右侧内壁上设置有微型吸附泵(5),且微型吸附泵(5)位于传动齿轮(18)的下方,所述微型吸附泵(5)的输入端与吸附软管(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手柄(1)的底部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收集桶(4),微型吸附泵(5)的输出端设置有排污管(7),且排污管(7)的底部延伸至收集桶(4)内,所述清理杆(2)的侧壁和顶部内壁上均设有多个吸附口(201),且吸附口(201)位于相邻的两个清理毛刷(3)之间;
位于转动杆(19)左侧的安装腔(102)的顶部内壁上设置有电机(10),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1),第一转轴(11)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一不完全齿轮(12),位于转动杆(19)右侧的安装腔(102)的顶部内壁上转动设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的底部固定套接有第二不完全齿轮(17),且第一不完全齿轮(12)和第二不完全齿轮(17)分别与传动齿轮(18)交替啮合传动连接,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6)上还分别固定套接有第一链轮(13)和第二链轮(15),且第一链轮(13)通过链带(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