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168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23
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包括采血三通、负压吸引机构和开关,采血三通与负压吸引机构串联设置在动脉置管的管路上,并将动脉置管的管路分为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采血三通第一通道与动脉置管的前段管路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中段管路与负压吸引机构相连,第三通道的顶端覆盖硅胶穿刺隔膜;负压吸引机构包括主体、活塞和操作手柄,主体的内部中空,被活塞分隔为吸引区和储液区,上述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与储液区相连通,操作手柄穿过吸引区与活塞相连接并带动活塞移动;开关对应于后段管路设置,选择性开闭后段管路的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抽取血后将带有肝素的血液返还给患者,避免浪费患者的血液,同时节约操作时间。

A kind of blood collection structure for artery cathete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动脉压力传感器在进行抽血操作时需要先把动脉置管内带有肝素稀释液的血液排掉(大约5ml,这些血液不能用于血检验),再抽取需要进行检测的标本。而现有的抽取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浪费患者的血液,尤其是危重患者需每天多次进行血液标本分析的;现有的抽取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操作复杂,采集稀释血液和采血的注射器为不同注射器,注射器消耗较大;现有的抽取装置使用的过程中,每次抽血必须将三通开口处暴露,增加血流感染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包括采血三通、负压吸引机构和开关,采血三通与负压吸引机构串联设置在动脉置管的管路上,并将动脉置管的管路分为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采血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动脉置管的前段管路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中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三通、负压吸引机构和开关,采血三通与负压吸引机构串联设置在动脉置管的管路上,并将动脉置管的管路分为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采血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动脉置管的前段管路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中段管路与负压吸引机构相连,第三通道的顶端覆盖硅胶穿刺隔膜;负压吸引机构包括主体、活塞和操作手柄,主体的内部中空,活塞与主体内壁密闭配合,主体内部空间被活塞分隔为吸引区和储液区,上述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与储液区相连通,操作手柄穿过吸引区与活塞相连接并带动活塞移动;开关对应于后段管路设置,选择性开闭后段管路的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血三通、负压吸引机构和开关,采血三通与负压吸引机构串联设置在动脉置管的管路上,并将动脉置管的管路分为前段管路、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采血三通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通道与动脉置管的前段管路相连通,第二通道通过中段管路与负压吸引机构相连,第三通道的顶端覆盖硅胶穿刺隔膜;负压吸引机构包括主体、活塞和操作手柄,主体的内部中空,活塞与主体内壁密闭配合,主体内部空间被活塞分隔为吸引区和储液区,上述中段管路和后段管路分别与储液区相连通,操作手柄穿过吸引区与活塞相连接并带动活塞移动;开关对应于后段管路设置,选择性开闭后段管路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置管的采血结构,其特征在于: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逸倩陆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海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