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捣药罐
本技术属于中药捣药罐
,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捣药罐。
技术介绍
捣药罐是中药房必备的传统工具。中药调剂时,为了便于使药物中的药效成分最大限度地被煎煮出来,对于那些质地致密、坚硬的金石介壳类中药材饮片,如矿石类(石膏、磁石、朱砂、代赭石、龙骨等)、介壳类(牡蛎、海螵鞘、紫贝齿、青蛤、文蛤等)、动物角质类(龟板、鳖甲、鹿角等)通常需要用捣药罐进行粉碎(如捣碎)处理,目的在于通过增大药材表面积,在煎煮过程中,进而增加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药材成分更好更快更多地溶出,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疗效。但是现有的中医捣药罐还存在着不具备对捣碎得药粉起到导向作用,不方便对所需捣碎的药品进行称重和不具备在对药品进行捣碎时起到缓冲作用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中医捣药罐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医捣药罐,以解决现有的中医捣药罐存在着不具备对捣碎得药粉起到导向作用,不方便对所需捣碎的药品进行称重和不具备在对药品进行捣碎时起到缓冲作用的问题。一种中医捣药罐,包括捣药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捣药罐,其特征在于,该中医捣药罐,包括捣药筒(1),横向固定环(2),捣药杆(3),防滑套(4),存放袋(5),固定杆(6),刷头(7),称重架结构(8),固定底盘(9),底部防护漏料架结构(10),固定支脚(11),底部缓冲架结构(12)和储存斗(13),所述的横向固定环(2)焊接在捣药筒(1)的上部;所述的捣药杆(3)放置在捣药筒(1)的内侧;所述的防滑套(4)胶接在捣药杆(3)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存放袋(5)胶接在捣药筒(1)的有测出;所述的固定杆(6)插接在存放袋(5)的内侧;所述的刷头(7)胶接在固定杆(6)的上端;所述的称重架结构(8)安装在捣药筒(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捣药罐,其特征在于,该中医捣药罐,包括捣药筒(1),横向固定环(2),捣药杆(3),防滑套(4),存放袋(5),固定杆(6),刷头(7),称重架结构(8),固定底盘(9),底部防护漏料架结构(10),固定支脚(11),底部缓冲架结构(12)和储存斗(13),所述的横向固定环(2)焊接在捣药筒(1)的上部;所述的捣药杆(3)放置在捣药筒(1)的内侧;所述的防滑套(4)胶接在捣药杆(3)的外侧上部;所述的存放袋(5)胶接在捣药筒(1)的有测出;所述的固定杆(6)插接在存放袋(5)的内侧;所述的刷头(7)胶接在固定杆(6)的上端;所述的称重架结构(8)安装在捣药筒(1)的左侧;所述的固定底盘(9)焊接在捣药筒(1)的下部;所述的底部防护漏料架结构(10)安装在固定底盘(9)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支脚(11)焊接在固定底盘(9)的下部四角位置;所述的底部缓冲架结构(12)安装在固定支脚(11)的下部;所述的底部防护漏料架结构(10)包括导料管(101),弧形垫板(102),漏料孔(103),横向凸条(104),矩形定位框(105),横向挡板(106)和矩形橡胶块(107),所述的导料管(101)嵌入在固定底盘(9)的中间位置;所述的弧形垫板(102)焊接在导料管(101)的上端;所述的横向凸条(104)胶接在导料管(101)的内壁中下部;所述的矩形定位框(105)设置在横向凸条(104)的上部右侧,并嵌入在导料管(101)的右侧;所述的横向挡板(106)贯穿矩形定位框(105)的内侧放置在横向凸条(104)的上部;所述的矩形橡胶块(107)胶接在横向挡板(106)的右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捣药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称重架结构(8)包括储存框(81),轴座(82),连接板(83),电子秤(84)和橡胶环(85),所述的储存框(81)螺钉安装在捣药筒(1)的左侧;所述的轴座(82)焊接在储存框(81)的内壁中下部;所述的连接板(83)轴接在轴座(82)的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闻博,刘显红,余寿明,覃昌,
申请(专利权)人:陈闻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