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069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第一拖鞋帮和第二拖鞋帮,第一拖鞋帮与拖鞋本体固定连接,第一拖鞋帮设有网孔,拖鞋本体设有凹槽,第二拖鞋帮一端内侧设有与网孔锁扣配合的凸起,第二拖鞋帮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凹槽卡扣配合的卡子。拖鞋本体还包括按摩球,按摩球间隙中设有引水缝,引水缝的位置由脚掌和脚后跟向脚心处逐渐变低,脚心处设置有导水管和排水腔。拖鞋底包括防侧滑区、凹陷区、脚跟区、脚掌区,防侧滑区设置有若干三角形凸起,凹陷区设有排水凹槽,脚跟区设有V形纹路,脚掌区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

A new type of sli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拖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拖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拖鞋。
技术介绍
拖鞋是家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炎热的夏天,人们在家里,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习,极其喜欢穿拖鞋,拖鞋因其不同的外形构造而应用于不同的场景,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拖鞋种类,但是,现有拖鞋仍存在使用场景固定的问题。另外拖鞋常使用在潮湿的环境中,所以防滑功能,排水功能也是需要不断优化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不仅可以通过鞋帮的组合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而且具有排水效果好、防滑效果好等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拖鞋,包括拖鞋底、拖鞋本体、第一拖鞋帮和第二拖鞋帮,所述拖鞋底与拖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鞋帮与拖鞋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鞋帮设有网孔,所述拖鞋本体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拖鞋帮一端内侧设有与第一拖鞋帮的网孔锁扣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二拖鞋帮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拖鞋本体的凹槽卡扣配合的卡子。进一步的,拖鞋本体还包括按摩球,按摩球间隙中设有若干引水缝,引水缝的位置由脚掌和脚后跟向脚心处逐渐变低,脚心处设置有若干导水管和排水腔。进一步的,按摩球为椭圆形按摩球。进一步的,第一拖鞋帮上设有荧光条。进一步的,拖鞋本体前端设有波浪形防滑条。进一步的,拖鞋底包括防侧滑区、凹陷区、脚跟区、脚掌区,所述防侧滑区设置有若干三角形凸起,所述凹陷区设有排水凹槽,排水凹槽的四个方向设有若干水平平行的条形凸起,所述脚跟区设有V形纹路,所述脚掌区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不仅可以通过鞋帮的组合适用于不同的场景,而且排水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一种新型拖鞋,包括拖鞋底、拖鞋本体、第一拖鞋帮和第二拖鞋帮,所述拖鞋底与拖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鞋帮与拖鞋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鞋帮设有网孔,所述拖鞋本体设有凹槽,所述第二拖鞋帮一端内侧设有与第一拖鞋帮的网孔锁扣配合的凸起,所述第二拖鞋帮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拖鞋本体的凹槽卡扣配合的卡子。单独使用第一拖鞋帮的情况下,具有网孔拖鞋帮的拖鞋透气性好。当同时第一拖鞋帮又使用第二拖鞋帮的情况下,拖鞋挡尘、挡风效果好,适于室外使用。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拖鞋本体还包括按摩球,按摩球间隙中设有若干引水缝,引水缝的位置由脚掌和脚后跟向脚心处逐渐变低,脚心处设置有若干导水管和排水腔。按摩球的设置使穿戴者脚部更加舒适,按摩球之间的引水缝将水引导至脚心处的导水管处,并经由排水腔排出。4、通过第一拖鞋帮上荧光条的荧光功能来方便使用者夜间定位拖鞋位置,节能环保,方便易用。5、通过在拖鞋本体上设置椭圆形按摩球,提供按摩功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6、拖鞋底包括防侧滑区、凹陷区、脚跟区、脚掌区,所述防侧滑区设置有若干三角形凸起,所述凹陷区设有排水凹槽,排水凹槽的四个方向设有若干水平平行的防滑条形凸起,所述脚跟区设有V形纹路,所述脚掌区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由于拖鞋常应用在湿滑场合,该新型拖鞋的防侧滑区三角形凸起能有效防止拖鞋使用过程中的侧滑,通过在凹陷区设置排水凹槽起到排水的目的,通过在脚跟区设置V形凸起提高抓地力,通过在脚掌区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提高底部的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拖鞋本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拖鞋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拖鞋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拖鞋底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导水管与排水腔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拖鞋本体;11、排水腔;12、凹槽;13、波浪形防滑条纹;14、按摩球;15、引水缝;16、导水管;2、第一拖鞋帮;21、网孔;22、荧光条;3、第二拖鞋帮;31、卡子;32、凸起;4、拖鞋底;41、脚跟区;411、V形纹路;42、凹陷区;421、排水凹槽;43、防侧滑区;431、三角形凸起;44、脚掌区;441、条形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1、第一拖鞋帮2和第二拖鞋帮3,第一拖鞋帮2与拖鞋本体1固定连接,第一拖鞋帮2设有网孔21,拖鞋本体1设有凹槽12,第二拖鞋帮2一端内侧设有与网孔21锁扣配合的凸起32,第二拖鞋帮2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凹槽12卡扣配合的卡子31。单独使用第一拖鞋帮2的情况下,具有网孔21的拖鞋透气性好。即使用第一拖鞋帮2又使用第二拖鞋帮3的情况下,拖鞋挡尘、挡风效果好,适于室外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新型拖鞋,这种拖鞋包括拖鞋本体1、拖鞋本体1还包括按摩球14,按摩球14间隙中设有若干引水缝15,引水缝15的位置由脚掌和脚后跟向脚心处逐渐变低,脚心处设置有若干导水管16和排水腔11。按摩球14的设置使穿戴者脚部更加舒适,按摩球14之间的引水缝15将水引导至脚心处的导水管16处,并经由排水腔11排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拖鞋,按摩球14为椭圆形按摩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拖鞋,第一拖鞋帮2上设有荧光条22。通过荧光条22的荧光功能来方便夜间定位拖鞋位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拖鞋,拖鞋本体前端设有波浪形防滑条纹13,提高脚趾与拖鞋本体的摩擦力。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新型拖鞋,拖鞋底包括防侧滑区43、凹陷区42、脚跟区41、脚掌区44,所述防侧滑区43设置有若干三角形凸起431,所述凹陷区42设有若干排水凹槽421,所述脚跟区41设有若干V形纹路411,所述脚掌区44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441。由于拖鞋常应用在湿滑场合,该新型拖鞋的防侧滑区三角形凸起431能有效防止拖鞋使用过程中的侧滑,通过在凹陷区42设置排水凹槽421起到排水的目的,通过在脚跟区41设置V形纹路411提高抓地力,通过在脚掌区44设有相互平行的若干条形凸起441,提高底部的摩擦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拖鞋,包括拖鞋底(4)、拖鞋本体(1)、第一拖鞋帮(2)和第二拖鞋帮(3),所述拖鞋底(4)与拖鞋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鞋帮(2)与拖鞋本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鞋帮(2)设有网孔(21),所述拖鞋本体(1)设有凹槽(12),所述第二拖鞋帮(3)一端内侧设有与第一拖鞋帮(2)的网孔(21)锁扣配合的凸起(32),所述第二拖鞋帮(3)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拖鞋本体(1)的凹槽(12)卡扣配合的卡子(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拖鞋,包括拖鞋底(4)、拖鞋本体(1)、第一拖鞋帮(2)和第二拖鞋帮(3),所述拖鞋底(4)与拖鞋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拖鞋帮(2)与拖鞋本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鞋帮(2)设有网孔(21),所述拖鞋本体(1)设有凹槽(12),所述第二拖鞋帮(3)一端内侧设有与第一拖鞋帮(2)的网孔(21)锁扣配合的凸起(32),所述第二拖鞋帮(3)的另一端和侧面设有与拖鞋本体(1)的凹槽(12)卡扣配合的卡子(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拖鞋本体(1)还包括按摩球(14),按摩球(14)间隙中设有若干引水缝(15),引水缝(15)的位置由脚掌和脚后跟向脚心处逐渐变低,脚心处设置有若干导水管(16)和排水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拖鞋,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起步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