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体保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恒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内测试黏度过程中,对测试样品都不进行预热处理,只是对取样后的样品进行恒温测试。测完取出后,因为没有恒温的装置只能放在室温环境里,如过要再次测试时,温度变化对测试结果会有影响。此外,在测标准液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当标准液在恒温水浴中恒温结束,取出到样品桶中进行操作时,会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从而会造成测试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对液体进行恒温保持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装置,用于使待测试样品的温度值保持在预设温度值,恒温装置包括:本体部,本体部具有容纳腔;分隔部,分隔部设置在容纳腔内,以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相连通;试样筒,试样筒用于存储待测试样品,试样筒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一容纳槽内;液体循环系统,液体循环系统的一端与第一容纳槽相连通,以将液体循环系统内的加热后的液体送入到第一容纳槽内,液体循环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装置,用于使待测试样品的温度值保持在预设温度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n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具有容纳腔;/n分隔部(20),所述分隔部(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所述第一容纳槽(1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2)相连通;/n试样筒(30),所述试样筒(30)用于存储所述待测试样品,所述试样筒(3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n液体循环系统,所述液体循环系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相连通,以将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内的加热后的液体送入到所述第一容纳槽(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装置,用于使待测试样品的温度值保持在预设温度值,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装置包括:
本体部(10),所述本体部(10)具有容纳腔;
分隔部(20),所述分隔部(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以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槽(11)和第二容纳槽(12),所述第一容纳槽(1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2)相连通;
试样筒(30),所述试样筒(30)用于存储所述待测试样品,所述试样筒(3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
液体循环系统,所述液体循环系统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相连通,以将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内的加热后的液体送入到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所述液体循环系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2)相连通,以将从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流入到所述第二容纳槽(12)内的液体送回到所述液体循环系统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包括:
恒温加热机构(40),所述恒温加热机构(40)的出液口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相连接,所述恒温加热机构(40)的进液口与所述第二容纳槽(12)相连通;
其中,所述恒温加热机构(40)用于对经过所述恒温加热机构(40)的液体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一管路(50),所述第一管路(50)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路(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11)相连通;
第一水泵(70),所述第一水泵(70)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50)上,所述第一水泵(70)用于将液体从所述出液口抽出并送入到所述第一容纳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恒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疆,赵增义,邓泳,茹克建,李遇江,张奇文,王晓悦,杨亚茹,王坚,阿孜古丽·牙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