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组合物与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72941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除草剂组合物与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括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5~10: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包含所述除草剂组合物;优选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颗粒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分(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协同增效,具有环保、安全作用,尤其具有高效、杀草谱广作用,超过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两个单剂品种的使用。对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即避免了除草剂喷雾对叶片的伤害,又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草剂除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

Herbicide composition and herbicid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草剂组合物与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草
,尤其涉及除草剂组合物与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控制草害的手段主要依赖于除草剂的使用,然而大量的除草剂造成土壤和水污染、杂草抗药性、作物的药害以及农产品农药残留等问题,如何开发一种环保、安全,尤其是既杀草谱广、又不危害作物的除草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此外,杂草防除是灌木套种玉簪的绿化带的主要问题,杂草控制不及时,严重影响绿化景观的美观。但由于无法避免喷药对作物的药害问题,绿化工作中只能采用人工除草,一般15~20天需要拔除一次,北方地区一年需要进行8~10次;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给园林绿化维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亟需一种杀草谱广、对作物安全、操作简便、省工省时的除草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草剂组合物;所述除草剂组合物同时具有高效、安全、杀草谱广的作用。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包括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5~10:1~10。本专利技术采用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作为除草剂组合物的有效成分,具有环保、安全作用,尤其具有高效、杀草谱广作用,超过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两个单剂品种的使用。对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作为优选,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2~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技术方案,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2:1或4: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除草剂,含有上述除草剂组合物。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颗粒剂。作为优选,在所述除草剂中,所述有效成分的含量为6~20%;优选为10~15%。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还包括粘结剂和载体;具体而言,所述除草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除草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技术方案,所述除草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粘结剂为聚乙烯醇。作为优选,所述载体为细沙。作为优选,所述细沙的粒径为20~40目。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结剂用水稀释后与载体混合,再加入异丙甲草胺,得混合颗粒;(2)将溶有乙氧氟草醚的二甲苯溶液均匀喷涂在所述混合颗粒的表面;作为优选,所述水的用量为所述粘结剂的4~6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除草剂组合物或上述除草剂在除草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尤其适用于防治冬青、大叶黄杨等灌木套种玉簪的绿化带中的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在春季杂草出芽前均匀撒施后浇水,除草剂随水在地表形成均匀药膜,两种有效成分(即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充分发挥互补增效优势,可有效封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除草剂除草,30~40天用药1次即可,北方一年仅需使用3~4次,该除草剂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现有技术中的除草剂;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除草剂免除了人工除草,且持效期长、操作简单、省工省时。作为优选,所述除草剂的使用量为600~750克/亩。作为优选,所述草为禾本科杂草和/或阔叶杂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分(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协同增效,具有环保、安全作用,尤其具有高效、杀草谱广作用,超过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两个单剂品种的使用。对作物安全、成本低、防效好。(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草剂具有环保、安全作用,尤其具有高效、杀草谱广作用;即避免了除草剂喷雾对叶片的伤害,又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3)利用本专利技术的除草剂除草操作简便、省工省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颗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所述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结剂用5倍质量的水稀释后与载体混合,再加入异丙甲草胺,得混合颗粒;(2)将溶有乙氧氟草醚的二甲苯溶液均匀喷涂在所述混合颗粒的表面,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待二甲苯挥发后,即得。试验例1本试验例针对实施例1的除草剂(600克/亩)与96%异丙甲草胺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喷雾对绿化冬青中的稗草和灰绿藜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表1实施例1的除草剂与96%异丙甲草胺乳油和24%乙氧氟草醚乳油喷雾除草比较由表1可知,使用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为有效成分的除草剂给药后30天对稗草和灰绿藜的防治效果均高于两种成分单独喷雾,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73%和99.62%;而异丙甲草胺喷雾对灰绿藜的防治效果仅为54.15%,乙氧氟草醚对稗草的防治效果仅为31.43%。由此可见,两种有效成分的组合具有显著的互补增效作用,同时该除草剂撒施对冬青安全。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除草剂(颗粒剂),由如下重量份的成分组成:所述除草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结剂用5倍质量的水稀释后与载体混合,再加入异丙甲草胺,得混合颗粒;(2)将溶有乙氧氟草醚的二甲苯溶液均匀喷涂在所述混合颗粒的表面,放置于通风阴凉处,待二甲苯挥发后,即得。试验例2本试验例针对实施例2的除草剂(750克/亩)与90%乙草胺乳油(100毫升/亩)喷雾防治玉簪田马唐、反枝苋的防治效果比较进行,结果见表2;表2实施例2的除草剂与90%乙草胺乳油喷雾除草比较由表2可知,使用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为有效成分的除草剂给药后30天对马唐和反枝苋的防治效果高于90%乙草胺乳油,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72%和96.43%,且该除草剂对玉簪安全。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括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5~10: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包括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5~1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异丙甲草胺和乙氧氟草醚的质量比为2:1或4:1。


4.一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含有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优选所述除草剂的剂型为颗粒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成分的含量为6~20%;优选为10~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草剂,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清张尚卿马广源杨东旭吴志会赵凤颖张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