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志伟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28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所述方法通过控制蚯蚓养殖床和道路的规格可以有效保障蚯蚓养殖床具备蚯蚓生长繁育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湿度,酸碱度,通透度,光照度,营养度,种群密度,可以避免杂草,噪音,发酵和二次发酵的危害,通过设置遮阳网小工棚以遮盖养殖床可以有效防范蛇,鼠,蛙,蟾蜍,鸟类等生物的掠食和侵扰,通过经常、适度的分离成熟蚯蚓,保持蚯蚓种群数量和代际数量的平衡,从而使蚯蚓的种群数量和个体摄食活动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不会大幅波动,确保蚯蚓分解转化粪污的过程高效,稳定,均衡,持续。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method of earthworm culture for continuous treatment of livestock man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是指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环境制约一直是影响我国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目前,我国畜禽粪污年产量可达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转化处理便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持续扩大的面源污染,非常不利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保护。利用杂交选育的特种蚯蚓处理畜禽粪污,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生物环保技术,利用蚯蚓吞食和改造有机废弃物的生物特性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成本低廉而效果显著。目前,全国各地广泛采用的蚯蚓大田堆垛式养殖法,虽然方法简单,成本低廉,但是技术含量低,基本顾及不到蚯蚓养殖床的温度,湿度,酸碱度,通透度,光照度,营养度,种群密度,代际数量,杂草,噪音,发酵和二次发酵产生的有害气体以及其它生物的侵害等等与蚯蚓生长繁育密切相关的各种生态因子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商业目的的大量分离商品蚯蚓和蚯蚓粪,使得蚯蚓的种群数量和蚯蚓的个体摄食量始终处于大幅波动之中,从而导致其处理畜禽粪污的效率低下,每亩地每年可以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场地设备:用竹条代替钢筋制作混凝土简易主道和工道,制作遮阳网小工棚并准备一个投料翻堆一体化的操作车;/n(2)浇筑道路:浇筑主道和工作道,相邻工作道之间的间隔即为蚯蚓养殖床;/n(3)控制厚度:保持蚯蚓养殖床厚度在15-30厘米之间,高于30厘米时分离蚯蚓粪,降低蚯蚓养殖床的厚度到15-20厘米;/n(4)投料:在蚯蚓养殖床上,按照一定距离的纵横间隔,纵向4列投料,每亩净养面积每次投入粪污7-9吨;/n(5)蚯蚓分离:每隔七天,可以分离一次达到性成熟的蚯蚓,分离量以保证每亩净养面积中蚯蚓活体保有量不得低于1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稳定不间断处理畜禽粪污的蚯蚓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场地设备:用竹条代替钢筋制作混凝土简易主道和工道,制作遮阳网小工棚并准备一个投料翻堆一体化的操作车;
(2)浇筑道路:浇筑主道和工作道,相邻工作道之间的间隔即为蚯蚓养殖床;
(3)控制厚度:保持蚯蚓养殖床厚度在15-30厘米之间,高于30厘米时分离蚯蚓粪,降低蚯蚓养殖床的厚度到15-20厘米;
(4)投料:在蚯蚓养殖床上,按照一定距离的纵横间隔,纵向4列投料,每亩净养面积每次投入粪污7-9吨;
(5)蚯蚓分离:每隔七天,可以分离一次达到性成熟的蚯蚓,分离量以保证每亩净养面积中蚯蚓活体保有量不得低于1吨为原则,每亩每次可以分离30—200公斤;
(6)循环投料:蚯蚓分离后,将蚯蚓养殖床翻堆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志伟李自成
申请(专利权)人:唐志伟李自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