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67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备维护性优异的轴承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具备:驱动辊,其从驱动源接受驱动力而被驱动,从而将介质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框架,其位于所述驱动辊的下方侧,并具有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面;驱动辊支承部件,其对所述驱动辊进行支承,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具备可相对于所述安装面而固定的基座部件,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基座部件而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所述基座部件在安装有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的状态下实施了相对于所述驱动辊的定位之后,被固定在所述安装面上。

Recor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记录装置中,实施有如下动作,即,通过辊而将介质朝向与记录头对置的区域进行输送,并使用记录头而在介质上执行记录。该辊被构成为,例如,由金属制的轴和以同心状地被固定紧贴在该轴的外周面上的陶瓷构成的辊体。在具备这样的辊体的记录装置中,以可旋转的方式对所述辊体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进行支承。例如,在对应于介质宽度方向(辊体的轴线方向)的尺寸较大的介质的大型的记录装置中,所述辊体的轴线方向上的长度较长。其结果为,在所述辊体的所述轴线方向两端部之间,会因所述辊体的自重等而朝向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产生挠曲。当使所述辊体在产生了挠曲的状态下直接旋转时,将产生振摆回转,从而成为所述辊体中的介质的输送性降低的原因。为了解决该不良状况,存在有一种如下的记录装置(专利文献1),该记录装置具备在所述辊体的轴线方向上,以适当隔开间隔的方式对所述辊体进行支承的轴承。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将长条的辊体的轴以使之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在于轴线方向上隔开适当间隔而设置的轴承上。该轴承被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驱动辊,其从驱动源接受驱动力而被驱动,从而将介质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n框架,其位于所述驱动辊的下方侧,并具有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面;/n驱动辊支承部件,其对所述驱动辊进行支承,/n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6 JP 2018-058170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驱动辊,其从驱动源接受驱动力而被驱动,从而将介质向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框架,其位于所述驱动辊的下方侧,并具有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安装面;
驱动辊支承部件,其对所述驱动辊进行支承,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基座部件,所述基座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面而固定,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经由所述基座部件而以可拆装的方式被安装在所述安装面上,
所述基座部件被构成为,在安装有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进行相对于所述驱动辊的定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部件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向所述输送方向突出,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所述驱动辊的轴线方向突出,
所述第二凸部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被构成为,能够对如下的限制状态和容许状态进行切换,所述限制状态为,通过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抵接从而限制了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的向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的位移的状态,所述容许状态为,通过解除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的抵接状态从而容许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的向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下方侧的位移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框架的所述安装面上,形成有向所述输送方向突出的第一凸部,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向与所述输送方向以及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交叉的所述驱动辊的轴线方向突出,
所述第二凸部从所述装置高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凸部抵接,
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被构成为,能够对如下的限制状态和容许状态进行切换,所述限制状态为,通过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二凸部抵接从而限制了所述驱动辊支承部件的向所述装置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东瞬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