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019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包括驱动模组和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发声模组,驱动模组包括电池、主板以充电端子,发声模组包括充电触点和发声单体,充电触点与充电端子电连接,以实现驱动模组与发声模组的电连接。将耳机的组成部件进行模组化设计,驱动模组与发声模组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驱动模组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与相对配置的发声模组连接,组成耳机整体。用户不再需要购买不同类型的耳机,只需将驱动模组与相应的发声模组连接即可满足不同的音质需求及不同场景使用需求,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A heads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模块化佩戴形式的耳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耳机种类多样,当用户有不同的音质需求时,往往会购买多幅耳机产品,很多用户普遍会有一副或多副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以及当下热门的小型TWS耳机,给用户造成使用体验差、且消费成本高。当把TWS技术应用在头戴式耳机上时,耳机头条部分将不需要再作为左右耳罩的信源传输纽带,仅满足简单的佩戴舒适度和折叠收纳属性即可,同时,分别都带有蓝牙传输功能的左右耳罩可作为单独工作的模组,实现音频播放需求。在此基础上延伸,如果将左右耳罩的核心器件能够进行合理的整理组合,拆分成模组,当用户有不同使用需求时,将相应条件的模组安装组合,呈现给用户不同的耳机声学解决方案,满足用户的不同场景耳机使用需求,实现一机多用,将大大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降低消费成本。那么,如何能够简单并可行地实现上述设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耳机,其通过模组化设计实现一机多用,满足用户不同的音质需求以及不同场景使用需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耳机,包括:驱动模组,其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主板、以及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充电端子;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发声模组,其包括充电触点、及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的发声单体,所述充电触点用于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发声模组与所述驱动模组可拆卸式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一磁铁,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可吸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通电触点,所述通电触点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充电底座与外部电源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凹陷部,所述充电端子从所述凹陷部处伸出,所述第一磁铁紧靠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充电触点从所述凸起部处露出、且与所述充电端子正对,所述第二磁铁紧靠所述凸起部、且与所述第一磁铁正对;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头条。进一步的,所述头条上设有滑动卡槽,所述凸起部滑动地卡设于所述滑动卡槽内,所述凸起部的端部设有止挡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耳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朝向所述第二外壳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外壳朝向所述第一外壳的侧面紧靠,所示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过盈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将耳机的组成部件进行模组化设计,分成驱动模组和发声模组,发声模组具有至少一个且相互独立,驱动模组与发声模组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驱动模组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与相对配置的发声模组连接,组成耳机整体。用户不再需要购买不同类型的耳机,只需将驱动模组与相应的发声模组连接即可满足不同的音质需求及不同场景使用需求,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一的爆炸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二的爆炸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驱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耳机实施例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驱动模组,110-第一外壳,111-第一外壳内侧面,112-第一外壳外侧面,113-凹陷部,120-电池,130-主板,140-充电端子,150-第一磁铁,200-发声模组,210-第二外壳,211-第二外壳内侧面,212-第二外壳外侧面,213-凸起部,214-止挡部,215-耳套,220-充电触点,230-发声单体,240-第二磁铁,300-头条,310-滑动卡槽,400-耳挂,500-充电底座,510-通电触点,520-USB接口,600-电源线,700-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公开一种耳机,其将耳机的主要组成部件进行模组化设计,其目的之一在于实现一机多用,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音质需求及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具体的,参照图1至图6,该耳机包括驱动模组100和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发声模组200;驱动模组100包括括电池120、与电池120电连接的主板130、以及与主板130电连接的充电端子140;发声模组200包括充电触点220、及与充电触点220通过线路700电连接的发声单体230;充电触点220用于与充电端子140电连接,以实现驱动模组100与发声模组200之间的电连接。将耳机的组成部件进行模组化设计,驱动模组100与发声模组200之间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以便于驱动模组100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需求与相对配置的发声模组200连接,组成耳机整体。用户不再需要购买不同类型的耳机,只需将驱动模组100与相应的发声模组200连接即可满足不同的音质需求及不同场景使用需求,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驱动模组100与不同性能或大小的发声模组200装配连接以后,能够实现不同的出音效果,满足用户不同的音质需求和佩戴需求。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驱动模组100还包括第一磁铁150,发声模组200还包括第二磁铁240,通过第一磁铁150与第二磁铁240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模组,其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主板、以及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充电端子;/n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发声模组,其包括充电触点、及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的发声单体,所述充电触点用于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n所述发声模组与所述驱动模组可拆卸式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模组,其包括电池、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主板、以及与所述主板电连接的充电端子;
至少一个相互独立的发声模组,其包括充电触点、及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的发声单体,所述充电触点用于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
所述发声模组与所述驱动模组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模组还包括第一磁铁,所述发声模组还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可吸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磁铁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为所述电池充电的充电底座,所述充电底座上设有通电触点,所述通电触点与所述充电端子电连接,所述充电底座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模组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露孙施展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