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958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包括壳体、安装板、卡接结构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出声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壳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相机孔,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卡接块、弹簧、弹性卡片实现金属盖与机体之间便于拆装的功能,一般的手机电池金属底盖与机体之间难以拆卸,所以在对手机内部零件更换或维修时非常不便,此时可通过卡接块与弹性卡片间的卡接形式实现便于拆卸,拆卸时需要将伸入弹性卡片内部的卡接块通过外力往外拉取,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弹性卡片向两侧收缩,扩大开口从而实现对整体金属盖的拆卸。

A connection assembly of the metal bottom cover of the cell phon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为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具有好看外观的手机是大多数人们在选购时的首选,为了美观实用,手机的电池盖大多都设计成了电池金属底盖,但现有的电池金属底盖存在不少缺陷:第一,传统的电池金属底盖与机体之间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操作繁琐,从而若电池失效或损坏难以对其进行更换拆卸;第二,传统的电池金属底盖不耐磨,容易掉漆等问题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实用性不高;第三,传统的电池金属底盖内部没有设置导光板抗震功能,从而若手机掉落时可能对其内部导光板造成损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易拆卸、不耐磨、导光板不抗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包括壳体、安装板、卡接结构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出声孔,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片,所述壳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相机孔,所述壳体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结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机体。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锌,电镀锌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的一端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之间均设置有螺母,加强筋之间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且导光板的面积小于安装板的面积。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块、弹簧、弹性卡片、支撑板,卡接块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片,弹性卡片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弹性卡片的底端均铰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壳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卡块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有卡接块、弹簧、弹性卡片实现金属盖与机体之间便于拆装的功能,一般的手机电池金属底盖与机体之间难以拆卸,所以在对手机内部零件更换或维修时非常不便,此时可通过卡接块与弹性卡片间的卡接形式实现便于拆卸,拆卸时需要将伸入弹性卡片内部的卡接块通过外力往外拉取,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弹性卡片向两侧收缩,扩大开口从而实现对整体金属盖的拆卸,安装则与拆卸操作相反;(2)通过设置有电镀锌、加强层、耐磨层实现对盖体磨损的保护,有效降低因磨损导致的盖体损伤,使用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而这些小磕碰会对盖体造成很大损伤,此时设置了耐磨层等材料能够有效增强金属盖的耐磨特性,使盖体的使用寿命更加长久;(3)通过设置有加强筋、螺母、安装板实现导光板的抗震功能,手机使用过程难免会因失误导致手机与地面接触,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导光板放置于安装板的内部,之间通过加强筋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表面设置多个螺母,导光板放置于其盖体表面通过螺母连接后配合加强筋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导光板因掉落造成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安装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壳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相机孔;3、安装板;4、卡块;5、出声孔;6、固定片;7、卡接结构;701、卡接块;702、弹簧;703、弹性卡片;704、支撑板;8、机体;9、加强筋;10、螺母;11、导光板;12、电镀锌;13、加强层;14、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包括壳体1、安装板3、卡接结构7和导光板11,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出声孔5,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之间均设置有螺母10,加强筋9之间呈等间距排列,优化了装置的结构,同时使导光板11的抗震性能更好;安装板3的内部设置有导光板11,且导光板11的面积小于安装板3的面积,使结构合理;安装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片6,壳体1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相机孔2,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结构7;卡接结构7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块701、弹簧702、弹性卡片703、支撑板704,卡接块701底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卡片703,弹性卡片703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702,弹性卡片703的底端均铰接有支撑板704;使用该结构时,首先,侧壁间的弹性卡片703与弹簧702,弹性卡片703通过支撑板704进行支撑,安装时,卡接块701对准机体8顶端孔洞后伸入机体8内部,对准弹性卡片703之间后即可按压,按压过程中弹性卡片703通过弹簧702的弹性作用力向两边移动,此时弹性卡片703之间孔洞会变大,直至卡接块701的顶部安全伸入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则拉取卡接块701后弹性卡片703向两侧扩张;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机体8,机体8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壳体1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卡块4,卡块4与卡槽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便于对整体壳体1进行固定于拆卸,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锌12,电镀锌1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13,加强层13的一端设置有耐磨层14,有效提高壳体1的耐磨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时,金属底盖可装置于机体8上,首先通过卡接结构7进行安装,机体8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安装的槽,即侧壁间的弹性卡片703与弹簧702,弹性卡片703通过支撑板704进行支撑,安装时,卡接块701对准机体8顶端孔洞后伸入机体8内部,对准弹性卡片703之间后即可按压,按压过程中弹性卡片703通过弹簧702的弹性作用力向两边移动,此时弹性卡片703之间孔洞会变大,直至卡接块701的顶部安全伸入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则拉取卡接块701后弹性卡片703向两侧扩张,拆卸完成后即恢复原样,金属盖体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是非常大的,一般金属盖很容易造成磨损,此装置设置了多层保护层,即电镀锌12、加强层13、耐磨层14实现对金属盖的保护作用,有效降低磨损,手机使用过程容易掉落造成损坏,内部零件亦容易损坏,此时设置有加强筋9和螺母10以及安装板3实现对导光板11的保护作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包括壳体(1)、安装板(3)、卡接结构(7)和导光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出声孔(5),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片(6),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相机孔(2),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结构(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机体(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包括壳体(1)、安装板(3)、卡接结构(7)和导光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出声孔(5),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片(6),所述壳体(1)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相机孔(2),所述壳体(1)内部的顶端固定有卡接结构(7),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机体(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电镀锌(12),电镀锌(12)的一侧设置有加强层(13),加强层(13)的一端设置有耐磨层(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电池金属底盖的连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加强筋(9),加强筋(9)之间均设置有螺母(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旻洙张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星得尔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