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8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包括外部设置有若干个控制按钮的壳体,在壳体底座内设有控制装置,壳体内部至少设有一个足部放置腔,在足部放置腔内对应足部脚趾的后侧以及足部脚掌一侧分别设置有气囊,在足部放置腔的顶部设有足部入口,且位于足部入口的侧壁设置有环形膨胀气管,气囊与环形膨胀气管通过气管与加压泵相连接,气囊与环形膨胀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进气阀门、出气阀门、控制按钮、加压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环形膨胀气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阻挡环,在阻挡环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扇形阻挡片,扇形阻挡片一端与阻挡环转动连接,另一端闭合时将阻挡环密封,本装置降低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An ankle pump kinescope for bedridden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
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
技术介绍
对于因为瘫痪、昏迷、骨折、中风、意外事故等伤病以及年老体弱等造成行动不便,需要长期卧床的人群,在治疗和护理时由于长时间处于卧床状态下,且缺乏肌肉训练,血液循环较差,很容易引发下肢深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可造成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坏患者的健康;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加快静脉回流的速度,可在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例如踝泵运动,踝泵运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方式,即通过踝关节的反复屈伸,使得腿部肌肉收缩时,血液和淋巴液受挤压回流,肌肉放松时,新鲜血液补充,从而像泵一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然而,临床实践发现,以上踝关节运动方式虽可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下肢血液的循环,但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踝关节运动方式过于单一且比较枯燥,且凭借患者独自运动,患者不能形成持之以恒的锻炼习惯,无法保证踝泵运动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降低血栓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在壳体的底座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足部放置腔,在足部放置腔内对应足部脚趾的后侧以及足部脚掌一侧分别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通过气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控制面板、加压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足部放置腔的顶部设有足部入口,且位于足部入口的侧壁设置有环形膨胀气管,所述环形膨胀气管通过气管与加压泵相连接,所述气囊与环形膨胀气管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在环形膨胀气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阻挡环,所述阻挡环与环形膨胀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在阻挡环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扇形阻挡片,所述扇形阻挡片的一端与阻挡环转动连接,所述扇形阻挡片的另一端闭合时将阻挡环密封。进一步的,所述扇形阻挡片的个数为4个。进一步的,所述扇形阻挡片为弹性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以及环形膨胀气管外层为柔软布料。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使用本技术,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模式、时间、力度等,当选择足部内勾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位于对应足部脚趾后侧的气囊进行充气放气,气囊加压充气时,使患者脚尖內勾,气囊放气,患者足部放松回归原位;当选择左右摇摆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位于足部脚掌一侧的气囊进行充气放气,气囊加压充气时,患者足部可向对侧摇摆,气囊放气,患者足部放松回归原位;当选择揉捏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环形膨胀气管进行充气放气,充气时,位于阻挡环之间的环形膨胀气管膨胀,对足部进行按摩,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冲破扇形阻挡片,位于其他位置的阻挡环之间的环形膨胀气管膨胀,对足部其他位置进行按摩,降低血栓的发生;(2)本技术气囊及环形膨胀气管的外层布料柔软亲肤,提高患者舒适度,并方便消毒,机器运作时应尽可能的静音,不打扰患者休息,本技术有自动断电功能,保护患者人身安全,且机身小巧,可置于患者床尾部,不占床单元使用面积,机器底部设橡胶垫,防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环形膨胀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阻挡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控制面板,3、足部放置腔,4、气囊,5、足部入口,6、环形膨胀气管,7、阻挡环,8、扇形阻挡片,9、橡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附图所示,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可以控制:时间、气压力度、模式,所述模式分为:足部内勾、左右摇摆、揉捏模式,在壳体1的底座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足部放置腔3,优选为设置有2个足部放置腔3,在足部放置腔3内对应足部脚趾的后侧以及足部脚掌一侧分别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通过气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控制面板、加压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足部放置腔3的外部可以为透明罩,且在足部放置腔3的顶部设有足部入口5,且位于足部入口5的侧壁设置有环形膨胀气管6,所述环形膨胀气管6通过气管与加压泵相连接,所述气囊4与环形膨胀气管6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可间隔控制气囊及环形膨胀气管6的充气与放气;在环形膨胀气管6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阻挡环7,所述阻挡环7与环形膨胀气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在阻挡环7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扇形阻挡片8,所述扇形阻挡片8的一端与阻挡环转动连接,所述扇形阻挡片8的另一端闭合时将阻挡环7密封,所述扇形阻挡片8的个数优选为4个,所述扇形阻挡片8为弹性材质;使用本技术,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模式、时间、力度等,当选择足部内勾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位于对应足部脚趾后侧的气囊4进行充气放气,气囊4加压充气时,使患者脚尖內勾,气囊放气,患者足部放松回归原位;当选择左右摇摆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位于足部脚掌一侧的气囊4进行充气放气,气囊4加压充气时,患者足部可向对侧摇摆,气囊4放气,患者足部放松回归原位;当选择揉捏模式时,控制器开启加压泵对环形膨胀气管6进行充气放气,充气时,位于阻挡环7之间的环形膨胀气管6膨胀,对足部进行按摩,膨胀到一定程度后,冲破扇形阻挡片8,位于相邻的阻挡环7之间的环形膨胀气管6膨胀,对足部其他位置进行按摩,降低血栓的发生。进一步的,所述气囊4以及环形膨胀气管6外层为柔软布料,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材质方便消毒。进一步的,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9,防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在壳体(1)的底座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足部放置腔(3),在足部放置腔(3)内对应足部脚趾的后侧以及足部脚掌一侧分别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通过气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控制面板、加压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n在足部放置腔(3)的顶部设有足部入口(5),且位于足部入口(5)的侧壁设置有环形膨胀气管(6),所述环形膨胀气管(6)通过气管与加压泵相连接,所述气囊(4)与环形膨胀气管(6)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n在环形膨胀气管(6)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阻挡环(7),所述阻挡环(7)与环形膨胀气管(6)的内壁固定连接,在阻挡环(7)内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扇形阻挡片(8),所述扇形阻挡片(8)的一端与阻挡环转动连接,所述扇形阻挡片(8)的另一端闭合时将阻挡环(7)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患者用踝泵运动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外部设置有控制面板(2),在壳体(1)的底座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壳体(1)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足部放置腔(3),在足部放置腔(3)内对应足部脚趾的后侧以及足部脚掌一侧分别设置有气囊(4),所述气囊(4)通过气管连接有加压泵,所述控制面板、加压泵分别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足部放置腔(3)的顶部设有足部入口(5),且位于足部入口(5)的侧壁设置有环形膨胀气管(6),所述环形膨胀气管(6)通过气管与加压泵相连接,所述气囊(4)与环形膨胀气管(6)上设置有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所述进气阀门以及出气阀门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在环形膨胀气管(6)内设置有若干个竖直设置的阻挡环(7),所述阻挡环(7)与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花樊珂珂庆笑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中心医院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