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位肩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77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位肩托,包括形似人体肩胛骨及上肢的L形主体,所述L形主体包括相互连接成为L形的置于肩部的横端和置于上肢的竖端,所述横端内部的宽度大于外部的宽度,且内部的厚度小于外部的厚度,与肩胛骨形成衔接,所述竖端近肩部处的厚度小于远肩部处的厚度,所述L形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肩部及上肢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早期偏瘫患者肩关节脱位及上肢肿胀,对已经出现上肢肿胀的患者,可以减轻上肢肿胀,可以减轻肩关节及上肢受伤患者的肢体肿胀,另外也可平衡支撑卧位的患者的身体。

A supine shoulder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位肩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位肩托。
技术介绍
目前,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因脑卒中后肌肉力量下降、体位摆放不当等各种原因导致肩关节半脱位及肩手综合征,治疗起来难度大、效果差。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大家对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逐渐出现了一些肩托来预防肩关节的脱位,但这些肩托仅试用于站立位。临床工作中发现卧位时常规的体位摆放意识一般是具备的,但体位摆放一般都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没有专门为这些患者设置专门的体位摆放支具,往往导致肩部症状的加重。骨科上肢骨折患者,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需要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但临床工作中发现对于他们的体位摆放同脑卒中患者一样,在卧位时同样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常常导致患者肿胀减轻缓慢,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人治疗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骨科上肢骨折患者以及脑卒中患者,在卧位时依赖于枕头或被子这些物品,常常导致患者上肢肿胀减轻缓慢,增加病人痛苦,延长病人治疗时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肩脱及上肢肿胀的卧位肩托来帮助医务人员、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位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形似人体肩胛骨及上肢的L形主体(1),所述L形主体(1)包括相互连接成为L形的置于肩部的横端和置于上肢的竖端,所述横端内部的宽度大于外部的宽度,且内部的厚度小于外部的厚度,与肩胛骨形成衔接,所述竖端近肩部处的厚度小于远肩部处的厚度,所述L形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肩部及上肢的固定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位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形似人体肩胛骨及上肢的L形主体(1),所述L形主体(1)包括相互连接成为L形的置于肩部的横端和置于上肢的竖端,所述横端内部的宽度大于外部的宽度,且内部的厚度小于外部的厚度,与肩胛骨形成衔接,所述竖端近肩部处的厚度小于远肩部处的厚度,所述L形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在肩部及上肢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肩托,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横端垂直的基线与竖端形成角度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主体(1)内表面设置有与人体上肢表面的凸起相互嵌合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位肩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形主体(1)侧面设置的气囊收纳袋(4),所述气囊收纳袋(4)中连接有气囊托枕(5),所述气囊托枕(5)靠近L形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囊(7),所述内囊(7)与气囊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向超李攀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