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7713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包括背墙,背墙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盖,背墙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扇,风扇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板,传热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驱虫盒,传热板的表面缠接有电热线,电热线远离传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优点,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通过设置风扇和通风管,使配电机构的温度降低,通过设置驱虫盒、传热板和电热线,使电热线加热传热板并由传热板使驱虫盒内的液体蚊香蒸发,通过设置风扇和驱虫盒,驱赶蚊虫,便于保护配电机构,通过设置遮雨盖和挡板,避免下雨或潮湿的地气损坏配电机构,从而使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能够散热驱虫。

A compact outdoor open type power distribu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
本技术设计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属于配电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装置是电力工程术语(配电室)(配电柜)(配电箱),用来计量和控制电能的分配装置。由母线、开关设备、保护电器、测量仪表和其他附件等组成。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设在发电厂、变配电所等处。现有的紧凑型户外敞开装置,过度追求体积的缩小,而忽略了实际操作中紧凑会导致温度升高,且该装置处于户外环境敞开放置,潮湿多虫的户外环境会影响到该装置的使用,为此我们需要一种辅助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的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紧凑型户外敞开装置,温度升高且潮湿多虫影响到装置使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包括背墙,遮雨盖,垂直设置在背墙顶部;水平隔板,垂直设置在背墙正面且位于遮雨盖下方;风扇,设置在背墙正面上且位于背墙一端端部,且风扇位于遮雨盖与水平隔板之间;风扇的风向正对安装在背墙正面上的配电机构;传热板,罩在风扇正面上,在传热板上缠绕电热线,电热线远离传热板的一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安装在配电机构上;驱虫盒,固定在传热板内侧面上;干燥机构,干燥机构设置在背墙的正面上,干燥机构包括通风管,固定在遮雨盖下表面上且沿遮雨盖长度方向布置,通风管的一端端口位于风扇端,通风管的另一端位于远离风扇所在端的配电机构一端的外侧;干燥海绵,安装在通风管的另一端端部;凝水腔,悬挂在干燥海绵下端,凝水腔与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凝水腔的内顶壁固定有冷凝块,凝水腔的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的左端固定有集风漏斗,集风漏斗正对风扇。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凝水腔为透明的腔室,凝水腔的侧壁开设有便于流通空气的通孔,凝水腔的底壁开设有便于漏水的流水孔,凝水腔的顶壁固定连接有便于流水的五根带有锋锐尖端的冷凝块。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集风漏斗为便于收集潮湿空气的方形漏斗,集风漏斗竖直放置便于收集因风扇而流动的风,集风漏斗上方与遮雨盖背面固定,集风漏斗下方与水平隔板固定。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驱虫盒的盒体为导热材料,且驱虫盒的盖子开设有孔洞,驱虫盒的内部放置有液体蚊香。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配电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背墙正面的开关设备、母线、测量仪表、各种线路和断路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和电热线,当空气中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控制电热线进行发热,通过设置传热板和风扇,使其加热风扇吹出的风,吹过配电机构使潮湿的空气吹向集风漏斗,通过设置集风漏斗和进风管,使带有温度的潮湿空气流入凝水腔,通过设置凝水腔和冷凝块,使带有温度的潮湿空气接触冷且具有尖端的冷凝块进行冷凝,便于凝水并出,通过设置通风管和干燥海绵,使干燥的空气导入风扇前,便于形成空气循环流并使空气循环流干燥,从而使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能够避免潮湿腐蚀。2、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通过设置风扇和通风管,使配电机构的温度降低,通过设置驱虫盒、传热板和电热线,使电热线加热传热板并由传热板使驱虫盒内的液体蚊香蒸发,通过设置风扇和驱虫盒,驱赶蚊虫,便于保护配电机构,通过设置遮雨盖和挡板,避免下雨或潮湿的地气损坏配电机构,从而使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能够散热驱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背墙、2遮雨盖、3挡板、4风扇、5传热板、6驱虫盒、7电热线、8温湿度传感器、9配电机构、10通风管、11干燥海绵、12凝水腔、13冷凝块、14进气管、15集风漏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3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包括背墙1,背墙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遮雨盖2,背墙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背墙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风扇4,风扇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传热板5,传热板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驱虫盒6,驱虫盒6的盒体为导热材料,且驱虫盒6的盖子开设有孔洞,驱虫盒6的内部放置有液体蚊香,传热板5的表面缠接有电热线7,电热线7远离传热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8通过电线连接有配电机构9,配电机构9包括固定连接在背墙1正面的开关设备、母线、测量仪表、各种线路和断路器,背墙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干燥机构。干燥机构包括通风管10、干燥海绵11和凝水腔12,通风管10固定在遮雨盖2下表面上且沿遮雨盖2长度方向布置,通风管10的一端端口位于风扇4端,通风管10的另一端位于远离风扇4所在端的配电机构9一端的外侧;干燥海绵11安装在通风管10的另一端端部;凝水腔12悬挂在干燥海绵11下端,凝水腔12与通风管10的另一端连接,凝水腔12的内顶壁固定有冷凝块13,冷凝块13呈便于流水的五根带有锋锐尖端,凝水腔12的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的左端固定有集风漏斗15,集风漏斗15正对风扇4,集风漏斗15为便于收集潮湿空气的方形漏斗,集风漏斗15竖直放置便于收集因风扇而流动的风,集风漏斗15上方与遮雨盖2背面固定,集风漏斗15下方与水平隔板3固定。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风扇4和通风管10,使配电机构9的温度降低,通过设置驱虫盒6、传热板5和电热线7,使电热线7加热传热板5并由传热板5使驱虫盒6内的液体蚊香蒸发,通过设置风扇4和驱虫盒6,驱赶蚊虫,便于保护配电机构9,通过设置遮雨盖2和挡板3,避免下雨或潮湿的地气损坏配电机构9,从而使该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能够散热驱虫。本实施例通风管10的下端设置有干燥海绵11,凝水腔12设计为透明的腔室,且凝水腔12的内壁开设有便于流通空气的通孔,凝水腔12的内底壁开设有便于漏水的流水孔,凝水腔1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便于流水的五根带有锋锐尖端的冷凝块13,干燥海绵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凝水腔12,凝水腔1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冷凝块13,凝水腔12的侧面贯穿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集风漏斗15,集风漏斗15的设计为便于收集潮湿空气的方形漏斗,且集风漏斗15竖直放置,便于收集因风扇而流动的风。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8和电热线7,当空气中湿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8控制电热线7进行发热,通过设置传热板5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墙(1),/n遮雨盖(2),垂直设置在背墙(1)顶部;/n水平隔板(3),垂直设置在背墙(1)正面且位于遮雨盖(2)下方;/n风扇(4),设置在背墙(1)正面上且位于背墙(1)一端端部,且风扇(4)位于遮雨盖(2)与水平隔板(3)之间;风扇(4)的风向正对安装在背墙(1)正面上的配电机构(9);/n传热板(5),罩在风扇(4)正面上,在传热板(5)上缠绕电热线(7),电热线(7)远离传热板(5)的一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8)安装在配电机构(9)上;/n驱虫盒(6),固定在传热板(5)内侧面上;/n干燥机构,干燥机构设置在背墙(1)的正面上,干燥机构包括通风管(10),固定在遮雨盖(2)下表面上且沿遮雨盖(2)长度方向布置,通风管(10)的一端端口位于风扇(4)端,通风管(10)的另一端位于远离风扇(4)所在端的配电机构(9)一端的外侧;/n干燥海绵(11),安装在通风管(10)的另一端端部;/n凝水腔(12),悬挂在干燥海绵(11)下端,凝水腔(12)与通风管(10)的另一端连接,凝水腔(12)的内顶壁固定有冷凝块(13),凝水腔(12)的侧壁贯穿连接有进气管(14),进气管(14)的左端固定有集风漏斗(15),集风漏斗(15)正对风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墙(1),
遮雨盖(2),垂直设置在背墙(1)顶部;
水平隔板(3),垂直设置在背墙(1)正面且位于遮雨盖(2)下方;
风扇(4),设置在背墙(1)正面上且位于背墙(1)一端端部,且风扇(4)位于遮雨盖(2)与水平隔板(3)之间;风扇(4)的风向正对安装在背墙(1)正面上的配电机构(9);
传热板(5),罩在风扇(4)正面上,在传热板(5)上缠绕电热线(7),电热线(7)远离传热板(5)的一端连接温湿度传感器(8),温湿度传感器(8)安装在配电机构(9)上;
驱虫盒(6),固定在传热板(5)内侧面上;
干燥机构,干燥机构设置在背墙(1)的正面上,干燥机构包括通风管(10),固定在遮雨盖(2)下表面上且沿遮雨盖(2)长度方向布置,通风管(10)的一端端口位于风扇(4)端,通风管(10)的另一端位于远离风扇(4)所在端的配电机构(9)一端的外侧;
干燥海绵(11),安装在通风管(10)的另一端端部;
凝水腔(12),悬挂在干燥海绵(11)下端,凝水腔(12)与通风管(10)的另一端连接,凝水腔(12)的内顶壁固定有冷凝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左熠贤鲁晓莉于彬王继伟夏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能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