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62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5
一种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增容箱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增容箱箱门的箱体结构,增容箱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导流隔板两端分别装在增容箱两侧板上,导流隔板将增容箱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部空间,导流隔板的两侧分别对应与增容箱的增容箱箱门和背板间隔布置;导流隔板上设有风向朝上的导流风扇,增容箱一侧板上对应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的排风扇;导流隔板上设有增容箱控制器,增容箱控制器分别与导流风扇和排风扇电连接,增容箱底板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增容箱控制器电连接;增容箱底面上吊装有电池箱,电池箱内装有蓄电池,蓄电池分别为导流风扇和排风扇供电。适用于变电站。

Intelligent full-automatic outdoor moisture drive in Subs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压电力设备技术的快速发展,GIS设备已广泛应用于高压电力系统,但该GIS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GIS设备的下沉式CT接线盒上一般设有用于走线的一体式焊接的金属电缆进线管,所以该一体式焊接的金属电缆进线管会将电缆沟内的潮气通过“烟囱效应”大量带入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时间长后,这些潮气非常容易在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凝露、甚至积水,从而会对CT二次回路造成“绝缘降低”、“接线柱短路”等危害。目前,为解决GIS下沉式CT接线盒内的潮气问题,一般采用驱潮剂驱潮的物理手段,具体地,先拆下CT接线盒的底板,然后在CT接线盒的底板上放置驱潮剂,最后将带驱潮剂的CT接线盒的底板复位安装。这种驱潮手段虽然能起到驱潮作用,但由于驱潮剂的使用寿命一般仅3天左右,所以很难满足现场大潮气量状况下的驱潮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1),所述增容箱(1)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1a)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2),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1)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2)将所述增容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1)的增容箱箱门(1a)和背板(1b)间隔布置;/n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3),所述增容箱(1)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4);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吊装在CT接线盒底面上的增容箱(1),所述增容箱(1)为顶面开口且正面带有增容箱箱门(1a)的箱体结构,所述增容箱(1)内设有水平布置的导流隔板(2),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增容箱(1)的两侧板上,所述导流隔板(2)将所述增容箱(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所述导流隔板(2)的两侧分别对应与所述增容箱(1)的增容箱箱门(1a)和背板(1b)间隔布置;
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风向朝上布置的导流风扇(3),所述增容箱(1)的一侧板上对应所述下部空间的位置设有风向朝外布置的排风扇(4);所述导流隔板(2)上设有增容箱控制器(12),所述增容箱控制器(12)分别与所述导流风扇(3)和所述排风扇(4)电连接,所述增容箱(1)的底板上设有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增容箱控制器(12)电连接;所述增容箱(1)的底面上吊装有电池箱(18),所述电池箱(18)内装有蓄电池(19),所述蓄电池(19)分别为所述导流风扇(3)和所述排风扇(4)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智能全自动户外驱潮器,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排风扇(4)的所述增容箱(1)的侧板上安装有与所述排风扇(4)连通的排风管(5)。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科李挺蔡昂王黎萍张丽红王芹李霄侯晓松韩志文魏莉芳何芳漆燕琴陈元杨慧李卉茹图钧颜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武汉神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