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9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固定六自由度参考工具,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连接后呈弧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所述主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克氏针孔以及螺纹孔,并且各克氏针孔与各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克氏针孔相互垂直设置,各克氏针孔沿着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长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螺纹孔处还设有用于固定克氏针的盖板螺栓。上述固定支架能够提高手术复位精度。

A kind of fixed stent used to assist fracture reduction based on 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通常腿骨骨折复位大多靠医生经验初步定位后,再通过CT或者MRI图像查看复位是否准确来完成骨折复位。该方法操作复杂,需要进行多次图像拍摄,耗时费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在腿骨骨折复位的手术过程中,可以利用电磁导航技术,将腿骨的CT或MRI二维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出腿骨的三维模型,利用探针和六自由度参考工具对腿骨进行定位,完成腿骨与三维模型的相关联,当腿骨运动时,其三维模型也会相对运动,通过观察腿骨的三维模型的复位情况,就可以体现出腿骨的复位情况,从而来完成腿骨骨折的复位。现有技术中,在实现腿骨与腿骨三维模型定位相关联的时候,是直接通过人的腿部进行定位,这样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手术复位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以便提高手术复位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固定六自由度参考工具,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连接后呈弧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所述主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克氏针孔以及螺纹孔,并且各克氏针孔与各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克氏针孔相互垂直设置,各克氏针孔沿着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长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螺纹孔处还设有用于固定克氏针的盖板螺栓。优选的是,在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配合使用的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一凹槽相插接,所述主支架与第一支架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配合使用的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台与第二凹槽相插接,所述主支架与第二支架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优选的是,相邻的两个克氏针孔之间的夹角在8°~15°。本技术的该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能够辅助对人的腿骨进行定位,辅助完成腿骨与其三维模型的关联注册,进而能够提高手术复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固定支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支架,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槽口,5-第一凸台,6-第二凸台,7-第一凹槽,8-第二凹槽,9-半球形凹槽,10-克氏针孔,11-螺纹孔,12-盖板螺栓,A-腿骨,B-克氏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包括主支架1,在所述主支架1上设有槽口4,所述槽口4用于固定六自由度参考工具,所述主支架1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主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3连接后呈弧形,在本实施例中,可采用以下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在所述主支架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台5和第二凸台6,所述第一支架2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凸台5配合使用的起导向作用的第一凹槽7,所述第一凸台5与第一凹槽7相插接,所述主支架1与第一支架2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第二支架3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凸台6配合使用的起导向作用的第二凹槽8,所述第二凸台6与第二凹槽8相插接,所述主支架1与第二支架3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均设有若干半球形凹槽9,所述半球形凹槽9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所述主支架1、第一支架2以及第二支架3上均设有克氏针孔10以及螺纹孔11,并且各克氏针孔10与各螺纹孔11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11与对应的克氏针孔10相互垂直设置,各克氏针孔10沿着第一支架2、主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3的长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相邻的两个克氏针孔10之间的夹角在8°~15°;所述螺纹孔11处还设有用于固定克氏针B的盖板螺栓12。如图2所示,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1)首先将克氏针B分别打在腿骨A的两端,根据克氏针B的位置选择合适的克氏针孔10,将本技术所涉及的固定支架串在相应的克氏针B上,通过盖板螺栓12进行紧固,保证腿骨A与固定支架保持相对静止。(2)之后扫描带有固定支架的腿部CT或者MRI图像,将扫描后的图像上传到磁导航定位手术系统中,生成相应的三维模型。(3)之后将六自由度参考工具固定在槽口4处,使固定支架和腿骨A处在磁场范围内,使用探针在固定支架上取多个点进行术前注册,以完成腿骨A与其三维模型的关联注册,注册完成后只保留主支架1,可将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以及相对应的克氏针B拆除。(4)拆除完成后,通过观察三维模型的复位情况来完成腿骨骨折的复位。本技术所涉及的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能够辅助对人的腿骨进行定位,辅助完成腿骨与其三维模型的关联注册,进而能够提高手术复位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固定六自由度参考工具,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连接后呈弧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所述主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克氏针孔以及螺纹孔,并且各克氏针孔与各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克氏针孔相互垂直设置,各克氏针孔沿着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长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螺纹孔处还设有用于固定克氏针的盖板螺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磁导航技术的用于辅助骨折复位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用于固定六自由度参考工具,所述主支架的两侧分别可拆卸的连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连接后呈弧形;在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若干半球形凹槽,所述半球形凹槽用于与探针配合使用;在所述主支架、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克氏针孔以及螺纹孔,并且各克氏针孔与各螺纹孔一一对应,所述螺纹孔与对应的克氏针孔相互垂直设置,各克氏针孔沿着第一支架、主支架以及第二支架的长方向的两侧交错设置;所述螺纹孔处还设有用于固定克氏针的盖板螺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巧燕丛海波谷鹏王炳强侯红军余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