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类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65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保护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类保护套,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对保护套和针的夹紧装置,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接后,一旦掉落容易分离,且如果操作人员不注意向下拔动下保护套的时候,在重力的作用下,针也容易掉落的缺点,包括下保护套,所述下保护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套,安装套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套接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梯形块压紧下保护套,这样即使掉落也不易分离,当拔出下保护套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使另一个梯形块挤压针座,使得针不易被带出,即使使用者不注意向下拔动下保护套,针也不会掉落,满足了人们使用需求。

A kind of needle protection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类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保护套
,尤其涉及一种针类保护套。
技术介绍
针分很多种,笔杆式采血针、牙科针主要是由针管、针座和针柄组成,针管从针座中心贯穿插在针座上,在生产过程中,多利用保护套将其保护,一般将针放在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内。公开号为CN204971317U公开了一种针类保护套,包括由分体设置的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所述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都是由一个一端封闭管状构件构成,所述下保护套开口端的内壁设有与所使用针具上的针座外圆相配的定位肩阶,但是此新型没有对保护套和针的夹紧装置,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接后,一旦掉落容易分离,且如果操作人员不注意向下拔动下保护套的时候,在重力的作用下,针也容易掉落,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对保护套和针的夹紧装置,上保护套和下保护套接后,一旦掉落容易分离,且如果操作人员不注意向下拔动下保护套的时候,在重力的作用下,针也容易掉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针类保护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类保护套,包括下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类保护套,包括下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套(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套(2),安装套(2)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套(3),上保护套(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适配套(4),两个适配套(4)位于两个安装套(2)之间,适配套(4)上开设有空腔(5),空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柱(6),转柱(6)上转动安装有转杆(7),转杆(7)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连杆(8),连杆(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压杆(9),压杆(9)与转柱(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空腔(5)的顶侧开设有压槽(10),压杆(9)的顶端延伸至压槽(10)内,空腔(5)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11),两个顶孔(11)内均活动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类保护套,包括下保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保护套(1)的顶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套(2),安装套(2)的上方设有上保护套(3),上保护套(3)的底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适配套(4),两个适配套(4)位于两个安装套(2)之间,适配套(4)上开设有空腔(5),空腔(5)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柱(6),转柱(6)上转动安装有转杆(7),转杆(7)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连杆(8),连杆(8)的顶端转动安装有压杆(9),压杆(9)与转柱(6)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空腔(5)的顶侧开设有压槽(10),压杆(9)的顶端延伸至压槽(10)内,空腔(5)的两侧内壁上开设有顶孔(11),两个顶孔(11)内均活动安装有顶杆(12),两个顶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空腔(5)内并均固定安装有顶板(13),靠近连杆(8)的一个顶板(13)与转杆(7)的一侧相接触,两个顶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顶孔(11)外并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14),靠近连杆(8)的一个梯形块(14)与安装套(2)的一侧相接触,顶杆(12)的下方设有开设在空腔(5)一侧内壁上的推孔(15),推孔(15)内活动安装有推柱(16),推柱(16)的两端均延伸至推孔(15)外,推柱(16)的一端延伸至空腔(5)内并转动安装有活动杆(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尔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