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
本技术涉及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基站对双极化天线单元的指标,特别是增益、带宽特性、半功率角随频率的波动特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有双极化天线单元,主要包括:两组两极化正交的偶极子辐射单元,其中,每组偶极子辐射单元包括:一对巴伦和设置于该一对巴伦上的一对U型辐射臂;且一对U型辐射臂呈中心对称设置。上述双极化天线单元中的U型辐射臂可通过调节两个辐射臂之间的间距,来灵活调节天线的主瓣半功率角达到调节波束宽度目的,而使得双极化天线单元在相同半功率角下,具有更高的方向性。但是,由于天线的电尺寸与天线的波长成正比关系,故而现有低频振子始终存在尺寸大、增益低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口径、结构简单、宽带宽、一致性较好的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包括:两组双极化正交的偶极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包括:两组双极化正交的偶极子辐射单元,其中,每组偶极子辐射单元均包括一对巴伦(1)和一对分别设置于各巴伦(1)上的U型辐射振子(2),所述的一对U型辐射振子(2)呈中心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还包括:/n一对水平方向弯折枝节(3),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的首端的外侧,且其中心线与所述辐射臂在水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水平方向弯折枝节(3)的自由端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并形成长方体支节(4);/n一对金属圆柱支节(5),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的末端且与所述U型辐射振子(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包括:两组双极化正交的偶极子辐射单元,其中,每组偶极子辐射单元均包括一对巴伦(1)和一对分别设置于各巴伦(1)上的U型辐射振子(2),所述的一对U型辐射振子(2)呈中心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还包括:
一对水平方向弯折枝节(3),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的首端的外侧,且其中心线与所述辐射臂在水平方向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水平方向弯折枝节(3)的自由端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并形成长方体支节(4);
一对金属圆柱支节(5),分别设置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的末端且与所述U型辐射振子(2)末端垂直并沿轴向方向向下延伸,其中定义U型辐射振子(2)中辐射臂延伸的方向为水平方向,与U型辐射振子(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为轴向方向;
一字型枝节Ⅰ(6),设置于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两个辐射臂之间;
一对一字型枝节Ⅱ(7),所述U型辐射振子(2)的端面上设置有贯穿U型辐射振子(2)端面的U型槽(8),一对一字型枝节Ⅱ(7)对称设置在U型槽(8)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一字型枝节Ⅱ(7)与一字型枝节Ⅰ(6)三者间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宽带小口径双极化交叉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柱支节(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彩龙,韦图双,龙向东,付聪,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