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9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座,以及具有壶嘴和壶盖的壶体,壶体的一侧设有壶柄,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电连接器,壶座上设有用于与该第一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所述壶座内设有水泵和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第一端与水泵连通,第一导管的第二端从第二电连接器处导出,所述壶柄是中通的,所述壶柄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电连接器处与第一导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壶柄的出水口用于将水导入壶体内;将壶体的第一电连接器对准壶座的第二电连接器放置,加水时,水流依次经水泵、第一导管和壶柄进入壶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壶座的电连接对位和壶座的进水口对位位于同一区域的、对接操作难度更小的、使用更加方便的优点。

Electric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热水壶
本技术涉及水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104643913A公开了一种通过手柄加水的无绳电热水壶,其具体为:设置在手柄下端的手柄进水口装有单向阀,通过水管与壶身进水口连接。手柄进水口对准底座进水口,放置水壶时底座进水口同时顶开单向阀形成水流通道,水泵抽水使水流从底座进水口进入手柄进水口经过水管再从壶身进水口流入水壶。而底座的电连接器与底座进水口是处在不同区域上的。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种通过手柄加水的无绳电热水壶,其虽然能够通过手柄加水,使用较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下述缺陷:由于底座的电连接器与底座进水口处在不同区域上,在使用时,如果要电连接对接位与进水口对接位同时对接实现自动加水和烧水功能,即两个位于不同区域的对接位实现同时对接,操作难度比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尤其是对接位的位置都是在壶身或者手柄的底部的,观察不方便,一般都是靠触感盲对,如此一来,位于不同区域的电连接对接与进水口对接就使得使用该水壶操作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壶身进水口是通过手柄接入壶身的,因此水从壶身进水口进入壶身是不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座(2),以及具有壶嘴(11)和壶盖(12)的壶体(1),壶体(1)的一侧设有壶柄(13),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电连接器(10),壶座(2)上设有用于与该第一电连接器(10)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座(2)内设有水泵(21)和第一导管(41),所述第一导管(41)的第一端与水泵(21)连通,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从第二电连接器(20)处导出,所述壶柄(13)是中通的,所述壶柄的进水口(131)通过第一电连接器(10)处与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壶柄的出水口(130)用于将水导入壶体(1)内;将壶体(1)的第一电连接器(10)对准壶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座(2),以及具有壶嘴(11)和壶盖(12)的壶体(1),壶体(1)的一侧设有壶柄(13),壶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电连接器(10),壶座(2)上设有用于与该第一电连接器(10)配合的第二电连接器(20),其特征在于,所述壶座(2)内设有水泵(21)和第一导管(41),所述第一导管(41)的第一端与水泵(21)连通,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从第二电连接器(20)处导出,所述壶柄(13)是中通的,所述壶柄的进水口(131)通过第一电连接器(10)处与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壶柄的出水口(130)用于将水导入壶体(1)内;将壶体(1)的第一电连接器(10)对准壶座(2)的第二电连接器(20)放置,加水时,水流依次经水泵(21)、第一导管(41)和壶柄(13)进入壶体(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第一电连接器(10)处设有与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位置对应的单向阀(3)和第二导管(42),所述单向阀(3)的进水口与第一导管(41)的第二端连通,所述单向阀(3)的出水口通过第二导管(42)与壶柄的进水口(13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12)盖在壶口(14)处,所述壶柄的出水口(130)对准壶口(14)设置,通过所述壶柄(13)的水经过壶口(14)进入壶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灿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大福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