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权世华专利>正文

风力引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571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风力引风机,它具有一个引风筒,在引风筒的内壁上装有轴承支架,一根轴借助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轴支架上,至少有一个由上部圆环形支承板,下部圆环形支承板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第一叶轮,与轴固定安装并可随轴一起旋转。该叶轮的每个叶片的整体形状为圆球状壳体的一部分,整个叶轮的外形为一大半大圆球形。此外,还可有第二叶轮,第三叶轮,这些叶轮构成一个整体叶轮部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由自然风驱动的引风机。本技术是本申请人于1990年5月30日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的CN90205480.5技术专利申请的接续申请。该申请已于1991年9月被授予专利权。CN9020548.5公开了一种由自然风驱动的引风机。它具有一个引风筒,该引风筒上固定安装两个轴承支架,两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支架上,这两个轴承的纵轴与所述的引风筒同轴,在两个轴承之间安装一根可转动的轴,有一由上、下叶轮组成的部件,上叶轮由上部园形支承盖板、中部园环形隔板和固定安装在它们之间的叶片组成,下叶轮由下部园环形支承板,所述的中部园环形隔板和固定安装在它们之间的叶片组成,所述的上下叶轮部件通过所述的上部园形支承盖板和固定连接在所述的下部园环形支承盖板上的径向支承板与所述的转动轴固定连接。这种引风机具有一定的缺点,因其上叶轮具有一个园形支承盖板,这样,从风机上方来的风被所说的园形支承盖板阻挡,不能进入上叶轮,推动叶轮部件转动;另外,这种引风机叶轮的叶片形状较简单,不利于更有效地利用风能。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引风机的缺点,提供一种能特别有效地利用自然风能的引风机。本技术的任务通过对上述已有的引风机进行改进而得到解决,改进之处包括将上述已有引风机的上部园形支承盖板的直径减小,使它的直径远远小于上述已有引风机的中部园形隔板的外径,让上叶轮的叶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将上述已有引风机由上、下两个叶轮改为上、中、下三个叶轮,并使上叶轮的叶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将上述已有引风机由下、下两个叶轮改为一个叶轮,使叶轮的叶片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并首次采用形状复杂的球状叶片。这种风力引风机它具有一个园筒状引风筒,在引风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着轴承支架,在轴承支架的座内装有两轴承,一根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轴承的内圈内,轴的轴心线与引风筒的纵向轴线基本上重合,有至少一个由上部园环形支承板,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第一叶轮,该叶轮通过上部园环形支承板和焊接在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内孔边缘上的径向杆与轴固定连接,轴可和叶轮一起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部园环形支承板的外边缘的直径远远小于所说的下部园环形支承板的外边缘的直径,从而使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叶片基本上全部暴露在空气中。所说的第一叶轮的每个叶片的整体形状为园球状壳体的一部分,整个叶轮的外形为一大半个园球形。所说的第一叶轮的下面有由中间园环形隔板,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构成一个整体式叶轮部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叶片都固定在该中间园环形隔板上。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外形为园锥形,第二叶轮的外形为园柱形。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向心折线形、向心渐开线形、向心半园形或向心多曲率曲线形,所说的第二叶轮的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园形、多曲率曲线形、斜直线形或根部组合形。所说的第二叶轮的下面有由另一个中间园环形隔板,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第三叶轮,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构成一个整体式叶轮部件,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的叶片都固定在所说的另一个中间园环形隔板上。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外形为半球形,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的外形为园柱形。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园形,在半球形空间内,每个叶片都呈空间曲线状从下向上延伸,所说的第二叶轮的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根部组合形,所说的第三叶轮的叶片的横截面形状为多曲率曲线形。所说的叶轮可绕轴转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上、下两个叶轮的引风机的主视图,对其引风筒和支承部分作了纵向剖视;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Ⅰ-Ⅰ向剖视图;图4是图1的Ⅱ-Ⅱ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具有上、中、下三个叶轮的引风机的主视图,对其引风筒和支承部分作了纵向剖视;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5的Ⅲ-Ⅲ向剖视图;图8是图5的Ⅳ-Ⅳ向剖视图;图9是图5的Ⅴ-Ⅴ向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具有一个叶轮的引风机的纵剖视图;图11是图10的Ⅵ-Ⅵ向剖视图;图12是图10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主视图;图13是图10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俯视图;图14是图10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侧视图15是本技术的具有一个叶轮的引风机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纵剖视图;图16是图15的俯视图;图17是图15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主视图;图18是图15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俯视图;图19是图15的引风机的球状叶片的侧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种结构的引风机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上、下两个叶轮的引风机有一个园筒状引风筒1,在引风筒1的孔2的内壁上装有轴承支架3。支架3由园筒状的座4和三块相间120角度的径向筋板6组成。筋板5的一端焊接在座4的外壁上,另一端焊接在引风筒1的内壁上。轴承座4内装有两轴承7,8。图1所示的引风机有上、下两个叶轮10,11。上叶轮10包括上部园形环形支承板12,中部园环形隔板14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叶片13。下叶轮包括下部园环形支承板16,中部园环形隔板14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叶片15。轴9的上端从上部园环形支承板12的孔中伸出,下端固定安装在轴承7,8内圈的孔中,并用螺母17,18使轴9相对于上、下叶轮10,11定位。有三根相间120度角的径向杆19,它们的一端与下部园环形支承板的内孔的边缘相焊接,另一端与轴9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上部园环形支承板12的外径远远小于中部园环形隔板14的外径,上叶轮10的叶片13被限定在它们之间的锥形空间内,这样可使上叶轮10的叶片13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使来自上叶轮10的上方的风无阻挡地进入上叶轮10。图2表示出上、下叶轮10,11的叶片13,15的相互位置。图3,4分别表示出上、下叶轮10,11的叶片13,15的横截面的形状,叶片13可为向心折线形,向心渐开线形,向心半园形和向心多曲率曲线形,叶片15可为半园形,多曲率曲线形,斜直线形和根部组合形。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有上、中、下三个叶轮的引风机与图1所示的具有上、下两个叶轮的引风机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在上、下叶轮10,11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叶轮20。中间叶轮20包括中间环形隔板14和22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叶片21,此外,上叶轮10的叶片13被限定在上部园环形支承板12和中间园环形隔板14之间的半园形空间中。图5-7表示上叶轮10的叶片13的横截面为半园形,在半球形空间内,每个叶片都呈空间曲线状从下向上伸展。图8表示中间叶轮20的叶片21的横截面形状为根部组合形。图9表示下叶轮11的叶片15的横截面形状为多曲率曲线形。采用上、中、下三个叶轮的结构,目的在于使不同形状的叶片被组合在引风机的一个整体式的叶轮部件中,在充分利用风力的同时,取得最大的引风效果。如图10所示,本技术的只具有一个叶轮(例如图1、5中的上叶轮10)10的引风机与图1所示的具有上、下两个叶轮的引风机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取消了下叶轮11和中间园环形隔板14,将叶片13直接固定在上部园环形支承板12和下部园环形支承板16之间,并被限定在它们之间的大半球的空间内。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如图11-14所示,这种结构的引风机的每个叶片13的整体形状为园球状壳体的一部分,而整个叶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力引风机,它具有一个园筒状引风筒,在引风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着轴承支架,在轴承支架的座内装有两轴承,一根轴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两个轴承的内圈内,轴的轴心线与引风筒的纵向轴线基本上重合,有至少一个由上部园环形支承板,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和固定在它们之间的若干个叶片组成的第一叶轮,该叶轮通过上部园环形支承板和焊接在下部园环形支承板内孔边缘上的径向杆与轴固定连接,轴可和叶轮一起转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部园环形支承板的外边缘的直径远远小于所说的下部园环形支承板的外边缘的直径,从而使所说的第一叶轮的叶片基本上全部暴露在空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世华
申请(专利权)人:权世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