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41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间设置有气垫,气垫包括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鞋底下层的前端设置第一气囊,鞋底下层的后端设置第二气囊,例如当使用者快速奔跑时,前脚掌是主要的发力区,因此此时主要起充气作用的是第一充气腔,第一充气腔对第一气囊充气,增加使用者奔跑时前脚掌的包覆感,当使用者停止奔跑并且慢走时,此时,后脚掌是主要的发力区,此时第二充气腔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对使用者的跟腱处进行挤压按摩以帮助使用者恢复训练,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者的跑步体验,而且有助于使用者跑步后迅速恢复,帮助使用者跑步后缓解疲劳。

A sole that inflates the u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
本技术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
技术介绍
在中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繁忙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让他们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于是他们为了自己身体的健康开始跑步,通过研究国内外对于跑步后恢复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对肌肉进行压缩可以有效加速排除乳酸,缓解肌肉酸痛,但多数人认为只要自己跑步就一定能让自己健康,并不知道跑步后恢复训练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充足的恢复运动,跑步不仅不会让身体健康,反而会留下更多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设置于所述鞋底下层的上方,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间设置有气垫,所述气垫填充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的间隙,气垫包括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所述第一充气腔设置于鞋底下层的前端,所述第二充气腔设置于鞋底下层的后端,鞋底下层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鞋底上层之间设置有脚掌通过的间隙,鞋底下层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第二气囊,鞋底下层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和第一气囊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充气腔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囊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气腔相互连接。为了使充气腔舒缓的对气囊进行充气,避免跑步时对气囊产生较强烈的冲击力,所述第一导管和所述第二导管内均设置有减速区,所述减速区设置有空气通过的间隙。为了增加鞋底下层的耐磨性以及鞋底下层的防滑性,所述鞋底下层的底部设置软体耐磨层,所述软体耐磨层粘合于鞋底下层靠近地面的一面,软体耐磨层靠近地面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的,为了增加软体耐磨层的结构强度,所述软体耐磨层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中的一种。为了增加本技术的舒适性,将鞋底下层设计成双层中空结构,所述鞋底下层包括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设置有连接块。为了便于对充气腔进行充气,防止充气腔内和气囊内空气散尽,所述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的外侧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内设置有单向阀。为了进一步增加本技术的舒适性,并加速脚部的血液流通,所述鞋底上层的顶部设置有按摩颗粒,所述按摩颗粒凸出鞋底上层2-3毫米,按摩颗粒为中空结构并填充有空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本技术的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鞋底上层设置于鞋底下层的上方,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间设置有气垫,气垫填充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的间隙,气垫包括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第一充气腔设置于鞋底下层的前端,第二充气腔设置于鞋底下层的后端,鞋底下层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一气囊,第一气囊和鞋底上层之间设置有脚掌通过的间隙,鞋底下层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第二气囊,鞋底下层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第一导管的一端和第一气囊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充气腔相互连接,第二导管的一端和第二气囊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气腔相互连接,通过在本技术的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之间设置充气垫,而且充气垫相对前脚掌和后脚掌的位置设置成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两部分,使得前脚掌的第一充气腔对本技术前端的第一气囊进行充气,后脚掌的第二充气腔对本技术的后端的第二气囊进行充气,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根据使用者跑步的情况不同提供不同的充气方式,例如当使用者快速奔跑时,前脚掌是主要的发力区,因此此时主要起充气作用的是第一充气腔,第一充气腔对第一气囊充气,增加使用者奔跑时前脚掌的包覆感,当使用者停止奔跑并且慢走时,此时,后脚掌是主要的发力区,此时第二充气腔对第二气囊进行充气,对使用者的跟腱处进行挤压按摩以帮助使用者恢复训练,增加了本技术使用者的跑步体验,而且有助于使用者跑步后迅速恢复,帮助使用者跑步后缓解疲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中所示A处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充气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减速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鞋底上层;2、鞋底下层;3、气垫;4、第一充气腔;5、第二充气腔;6、第一气囊;7、第二气囊;8、第一导管;9、第二导管;10、减速区;11、软体耐磨层;12、防滑纹;13、第一结构层;14、第二结构层;15、连接块;16、通孔;17、充气嘴;18、单向阀;19、按摩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附图,本技术的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包括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所述鞋底上层1设置于所述鞋底下层2的上方,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间设置有气垫3,所述气垫3填充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的间隙,气垫3包括第一充气腔4和第二充气腔5,所述第一充气腔4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前端,所述第二充气腔5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后端,鞋底下层2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和鞋底上层1之间设置有脚掌通过的间隙,鞋底下层2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第二气囊7,鞋底下层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管8和第二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8的一端和第一气囊6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充气腔4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管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囊7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气腔5相互连接,将本技术的鞋底下层2划分成两个充气区域,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8和所述第二导管9内均设置有减速区10,所述减速区10设置有空气通过的间隙,当本技术的使用者跑步时,此时,前脚掌做为主要的发力点,因此前脚掌不断的挤压第一充气腔4,第一充气腔4内的空气经第一导管8被压至第一气囊6内,第一导管8内内有减速区10,脚掌挤压第一充气腔4时,第一充气腔4内的压强足以顶开减速区10,空气顺利进入到第一气囊6,当脚掌松开第一充气腔4时,减速区10一定程度的收紧,使得第一气囊6内的气体不会迅速返回到第一充气腔4内,当使用者慢走时,此时,后脚掌做为主要的发力区,后脚掌不断的挤压第二充气腔5,当第二充气腔5内的压强足以使得减速区10扩张时,第二充气腔5内的空气进入到第二气囊7内,帮助跑步者恢复训练,当使用者做一些拉伸动作时,通过对鞋面施加压力,使得气囊内的空气经减速区10缓慢回流至充气腔内。优选的,所述鞋底下层2的底部设置软体耐磨层11,所述软体耐磨层11粘合于鞋底下层2靠近地面的一面,软体耐磨层11靠近地面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12,软体耐磨层11能增加本技术鞋底下层2的耐磨性,而且软体耐磨层11底部设置的防滑纹12能增加本技术的防滑性。优选的,所述软体耐磨层11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中的一种,使得本技术更加轻便,同时也增加了本技术的结构强度。优选的,所述鞋底下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所述鞋底上层(1)设置于所述鞋底下层(2)的上方,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间设置有气垫(3),所述气垫(3)填充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的间隙,气垫(3)包括第一充气腔(4)和第二充气腔(5),所述第一充气腔(4)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前端,所述第二充气腔(5)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后端,鞋底下层(2)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和鞋底上层(1)之间设置有脚掌通过的间隙,鞋底下层(2)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第二气囊(7),鞋底下层(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管(8)和第二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8)的一端和第一气囊(6)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充气腔(4)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管(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囊(7)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气腔(5)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所述鞋底上层(1)设置于所述鞋底下层(2)的上方,鞋底上层(1)和鞋底下层(2)间设置有气垫(3),所述气垫(3)填充上层鞋底和下层鞋底之间的间隙,气垫(3)包括第一充气腔(4)和第二充气腔(5),所述第一充气腔(4)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前端,所述第二充气腔(5)设置于鞋底下层(2)的后端,鞋底下层(2)的前端边缘设置有第一气囊(6),所述第一气囊(6)和鞋底上层(1)之间设置有脚掌通过的间隙,鞋底下层(2)的后端边缘设置有第二气囊(7),鞋底下层(2)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管(8)和第二导管(9),所述第一导管(8)的一端和第一气囊(6)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充气腔(4)相互连接,所述第二导管(9)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气囊(7)相互连接另一端和第二充气腔(5)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为鞋面充气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8)和所述第二导管(9)内均设置有减速区(10),所述减速区(10)设置有空气通过的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凡蒋泽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服装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