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具有鞋垫与导电装置,并将导电装置的接触件与传导件置于鞋底本体的上下两面,且互相电性连接导通,俾使使用者穿置行走于地面,将身上的静电因足部与接触件接触传导至传导件再由传导件与地面接触,而将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进而排除身上的静电,增进人体健康。
Improved structure of health care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尤指利用导电装置设置于鞋底,经由人体足部踩踏于鞋底,将身体静电传导至地面的健康保健鞋。
技术介绍
现今鞋子的鞋底,绝大多数都是以橡胶类的绝缘材质所制成,使人体于穿着鞋子时与地面形成绝缘状态,让人体会累积过多的静电,而生活在大自然的电磁场中,一旦大自然的平衡更改或被阻挡,身心都会引起病态、不舒服,因此,要如何使身体于穿着鞋子时,同时能将人体身上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改善的课题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乃在于,利用导电装置的接触件与传导件设置于鞋底两面,经由人体足部踩踏于鞋底,进而将身体静电经接触件与传导件传导至地面散去,增进人体健康。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健康保健鞋设置有鞋底以及导电装置,鞋底具有用供使用者足部踩踏的表面,以及与地面接触的底面;该导电装置设置有具导电特性的接触件以及传导件,接触件设置于鞋底的表面,并由该表面露出,传导件设置于鞋底的底面,并由该底面露出,且接触件与传导件呈电性连接状态,让使用者足部踩踏于鞋底表面时,利用接触件与足部接触,传导件与地面接触,将使用者身上所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电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电件,导电件系嵌入于鞋底内并分别与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呈电性连接。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导电装置进一步设置有导电件,而鞋底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分别位于容置空间两侧,并将导电件置于容置空间内,以及分别与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呈电性连接。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接触件系嵌设于足前部,且接触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表面。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接触件系嵌设于足跟部,且接触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表面。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传导件系嵌设于足前部,且传导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底面。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传导件系嵌设于足跟部,且传导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底面。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鞋底的表面于足弓部处凹设有定位槽,而导电装置的接触件具有弧凸状的接触面,以及接触面周缘所形成的结合部,结合部系定位于定位槽内,使接触面高于鞋底的表面。前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中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导电装置的传导件是复数设置,并分别嵌设足跟部与足前部,且传导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底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导电装置的接触件与传导件设置于鞋底两面,经由人体足部踩踏于鞋底,进而将身体静电经接触件与传导件传导至地面散去,增进人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使用时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使用时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11-表面;12-底面;13-容置空间;14-足前部;15-足跟部;16-足弓部;161-定位槽;2-3-导电装置;21、31-接触件;211-接触面;212-结合部;22、32-传导件;23、33-导电件;4-足部。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设置有鞋底1以及导电装置2,其中:该鞋底1具有用供使用者足部踩踏的表面11,以及与地面接触的底面12,鞋底1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14与足跟部15,且足前部14与足跟部15之间形成有足弓部16,鞋底1的表面11于足弓部16处凹设有定位槽161。该导电装置2设置有具导电特性的接触件21、传导件22以及导电件23,接触件21设置于鞋底1的表面11,并由该表面11露出,在本实施例中,接触件21具有弧凸状的接触面211,以及接触面211周缘所形成的结合部212,结合部212系定位于定位槽161内,使接触面211高于鞋底1的表面,而传导件22设置于鞋底1的底面12,并齐平且露出于鞋底1的底面12,导电件23系嵌入于鞋底1内并分别与接触件21以及传导件22呈电性连接。凭借上,当使用者的足部4踩踏于鞋底1表面11时,利用接触件21与足部4接触,传导件22与地面接触,将使用者身上所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再者,由于接触件21设置于足弓部16的定位槽161内,且具有弧凸状的接触面211,因此可对使用者足部4的足弓处产生支撑,让使用者感到舒适,且可依据使用者足部4的足弓深度,更换不同高度的接触件21。请参阅图6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导电装置2的传导件22是复数设置,并分别嵌设足跟部15与足前部14,且传导件22表面齐平于鞋底1的底面12。请参阅图7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导电装置2的传导件22为靠近于接触件21,并与接触件21直接接触形成电性连接。请参阅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鞋底1内设置有容置空间13,且接触件21以及传导件22分别位于容置空间13两侧,并将导电件23置于容置空间13内,以及分别与接触件21以及传导件22呈电性连接。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由图9与图10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导电装置3的接触件31系嵌设于足前部14,且接触件31表面齐平于鞋底1的表面11,而传导件32系嵌设于足前部14,且传导件32表面齐平于鞋底1的底面12,而鞋底1内设置有容置空间13,且接触件31以及传导件32分别位于容置空间13两侧,并将导电件33置于容置空间13内,以及分别与接触件31以及传导件32呈电性连接,同样可将使用者身上所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请参阅图11所示,本技术本技术第六实施例与前述第五实施例的差异在于,该导电装置3的接触件31系嵌设于足跟部15,且接触件31表面齐平于鞋底1的表面11,而传导件32系嵌设于足跟部15,且传导件32表面齐平于鞋底1的底面12。凭借上,因人体足部4踩踏于地面时,足部4承受身体重量的负荷,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具有一鞋底以及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n该鞋底具有用供使用者足部踩踏的表面,以及与地面接触的底面;该导电装置设置有具导电特性的接触件以及传导件,接触件设置于鞋底的表面,并由该表面露出,传导件设置于鞋底的底面,并由该底面露出,且接触件与传导件呈电性连接状态,让使用者足部踩踏于鞋底表面时,利用接触件与足部接触,传导件与地面接触,将使用者身上所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具有一鞋底以及导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鞋底具有用供使用者足部踩踏的表面,以及与地面接触的底面;该导电装置设置有具导电特性的接触件以及传导件,接触件设置于鞋底的表面,并由该表面露出,传导件设置于鞋底的底面,并由该底面露出,且接触件与传导件呈电性连接状态,让使用者足部踩踏于鞋底表面时,利用接触件与足部接触,传导件与地面接触,将使用者身上所产生的静电传导至地面散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装置还设置有导电件,导电件嵌入于鞋底内并分别与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呈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装置还设置有导电件,而鞋底内设置有容置空间,且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分别位于容置空间两侧,导电件置于容置空间内并分别与接触件以及传导件呈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底前后两侧分别形成有足前部与足跟部,且足前部与足跟部之间形成有足弓部,而接触件嵌设于足前部,且接触件表面齐平于鞋底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康保健鞋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太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