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宝贵专利>正文

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30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包括用于鱼竿定位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底部固定在一水面悬浮装置上,所述水面悬浮装置包括一固定杆和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浮球或一个环形浮圈,环形浮圈的圆心与所述定位架的中心位置刚好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定位架底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定位在岸边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整个支架可悬浮在水面上,可根据鱼竿的长度实时调整支架在水面上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那些深入水面的长钓竿的定位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

A positioning support for floating fishing rod on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
本技术涉及钓鱼竿定位支架,具体为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
技术介绍
出于休闲和省力的考虑,钓鱼爱好者在钓鱼的时候都会配备一个定位支架,以用于鱼还未上钩时鱼竿的定位放置之用。在此,现有钓鱼竿定位支架都是陆地定位式的,即整个支架固定在岸边地面上进行使用。该种支架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很大问题,因为固定在岸边,使得其与钓鱼者的位置很近,从支撑定位和杠杆原理上来说,为实现有效定位,支架前侧的鱼竿部分不能超过支架后侧部分太多,不然就会导致重心前移到支架前侧而使鱼竿前倾,其结果使得现有支架只适用于很短的鱼竿使用,对于深入河面的长鱼竿根本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整个支架可悬浮在水面上,可根据鱼竿的长度实时调整支架在水面上的位置,特别适用于那些深入水面的长钓竿的定位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包括用于鱼竿定位的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底部固定在一水面悬浮装置上,所述水面悬浮装置包括一固定杆和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浮球或一个环形浮圈,环形浮圈的圆心与所述定位架的中心位置刚好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定位架底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定位在岸边上。进一步的,上述定位架包括一中心杆,中心杆的顶部设置有一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一横向布局的滚轮,滚轮的中间内凹构成用于定位鱼竿的定位槽;所述中心杆的下方设有一安装座,安装座绕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设有三个支撑脚,各支撑脚底部通过连杆组件连接着浮球或环形浮圈。进一步的,上述中心杆为由多干空心杆活动套连构成的伸缩杆结构,相邻空心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进一步的,上述安装座上设有一缺口槽而使其与中心杆活动连接,所述缺口槽上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拧动可使缺口槽闭合而使安装座抱死中心杆;各支撑脚上端与所述安装座活动铰接,各支撑脚中部朝中心铰接一辅助杆,辅助杆的内端与一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与中心杆的底部固连。进一步的,上述连杆组件包括横杆和纵杆;所述横杆与后方的两个支撑脚连接,所述纵杆的一端与前方的第三个支持脚连接,纵杆的另一端位于横杆中间并与其固连;所述横杆的两端和纵杆的两端各安装一所述浮球或在横杆、纵杆的下部安装着环形浮圈。进一步的,上述横杆由左右对称布局的左横杆和右横杆构成,左右横杆与对应侧的支撑脚活动铰接;所述纵杆的一端同样与第三个支撑脚活动铰接,同时纵杆在与横杆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T形连接件,T形连接件的下方与纵杆固连,T形连接件的上方两侧各设有一插孔,所述左右横杆可与对应侧的插孔插接。进一步的,上述固定杆通过一套筒与中心杆活动连接,固定杆与套筒之间为活动铰接,同时固定杆前端朝前延伸与前方的第三个支撑脚的中部活动铰接。进一步的,上述固定杆与支撑脚的铰接部位为插接式的可分离结构。进一步的,上述固定杆为多个杆套连构成的伸缩杆结构,相邻杆之间通过紧配实现伸缩调节后的定位。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通过底部设置的水面悬浮装置漂浮在水面上进行定位使用,特别适用于那些长钓竿的钓鱼支撑之用。在使用中,根据钓鱼竿的实际长度来调整固定杆的长度,并以此来确定定位支架相对岸边的距离,其可完全适配不同长度钓竿的支撑使用,且能获得最好最省力的支撑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包括用于鱼竿定位的定位架1,定位架1底部固定在一水面悬浮装置2上。所述定位架1包括一中心杆11,中心杆11的顶部设置有一安装槽111,安装槽111中设有一横向布局的滚轮112,滚轮112的中间内凹构成用于定位鱼竿的定位槽1121。使用中,直接将鱼竿架设在滚轮112的定位槽1121中,并通过滚轮112的滚动可省力地实现鱼竿的前后伸缩调整,其能为钓竿的实际使用获得最佳的支撑效果。所述中心杆11的下方设有一安装座12,安装座12绕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设有三个支撑脚13,各支撑脚13底部通过连杆组件3连接着水面悬浮装置2。在此,为满足不同高度的调整需要,所述中心杆11为由多干空心杆11a活动套连构成的伸缩杆结构,且相邻空心杆11a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11a1。在使用中,可通过伸缩调整空心杆11a的方法获得最佳的支撑高度,并在调整到位后拧紧锁紧装置11a1进行锁定。在此,考虑到收纳和携带方便,本技术整个定位架1设置成可折叠结构。为实现该功能,所述安装座12上设有一缺口槽121而使其与中心杆11活动连接,所述缺口槽121上设有锁紧螺栓122,锁紧螺栓122的拧动可使缺口槽121闭合而使安装座12抱死中心杆11以实现锁定。同时各支撑脚13上端与所述安装座12活动铰接,各支撑脚13中部朝中心铰接一辅助杆14,辅助杆14的内端与一底座15铰接;所述底座15与中心杆11的底部固连。在使用中,通过安装座12相对中心杆11的上下活动来带动三个支撑脚13的往下折叠或外撑打开,并在调整到位后将锁紧螺栓122拧紧即可实现锁定。所述水面悬浮装置2包括一固定杆21和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浮球22或一个环形浮圈,本图示中采用的是四个浮球22结构,在实际中可根据浮力均衡的需要采用更多个浮球设置。而环形浮圈的效果和浮球22原理相同,在此不再重复叙述,只要保证在安装时环形浮圈的圆心与中心杆11位置对应即可。所述连杆组件3包括横杆31和纵杆32。其中横杆31与后方的两个支撑脚13连接,而纵杆32的一端与前方的第三个支持脚13连接,同时纵杆32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横杆31中间并与其固连。所述横杆31的两端和纵杆32的两端各安装一所述浮球22或在横杆31、纵杆32的下部安装着所述环形浮圈。在此,为保证三个支撑脚13的折叠收纳需要,所述横杆31由左右对称布局的左横杆31a和右横杆31b构成,左右横杆31a、31b与对应侧的支撑脚13活动铰接。所述纵杆32的一端同样与第三个支撑脚13活动铰接,同时纵杆32在与横杆31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T形连接件33,T形连接件33的下方与纵杆32固连,T形连接件33的上方两侧各设有一插孔331,所述左右横杆31a、31b可与对应侧的插孔331插接。在使用中,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将左右横杆31a、31b从T形连接件33的插孔331中拔出,此时后方两个支撑脚13之间的约束解除,左右横杆31a、31b可各自相对铰接的支撑脚13转动,而同时纵杆32在横向上的约束被解除,整个纵杆32可相对与前方的支撑脚13铰接部位转动,而同时三个支撑脚13都获得自由,可进行各自随意的折叠操作使用。此外,为能在实际中可调节悬浮的稳定性,所述左右横杆31a、31b外端和纵杆32两端均设置成伸缩杆结构,在使用中可抽拉往外延伸以获得对支架更好的支撑,获得更好的稳定性。所述水面悬浮装置2中的固定杆21的一端与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包括用于鱼竿定位的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底部固定在一水面悬浮装置上,所述水面悬浮装置包括一固定杆和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浮球或一个环形浮圈,环形浮圈的圆心与所述定位架的中心位置刚好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定位架底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定位在岸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包括用于鱼竿定位的定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底部固定在一水面悬浮装置上,所述水面悬浮装置包括一固定杆和若干个间隔分布的浮球或一个环形浮圈,环形浮圈的圆心与所述定位架的中心位置刚好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定位架底部连接,固定杆的另一端定位在岸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包括一中心杆,中心杆的顶部设置有一安装槽,安装槽中设有一横向布局的滚轮,滚轮的中间内凹构成用于定位鱼竿的定位槽;所述中心杆的下方设有一安装座,安装座绕周向均匀间隔分布设有三个支撑脚,各支撑脚底部通过连杆组件连接着浮球或环形浮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为由多干空心杆活动套连构成的伸缩杆结构,相邻空心杆之间设置有锁紧装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上悬浮式钓鱼竿定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一缺口槽而使其与中心杆活动连接,所述缺口槽上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拧动可使缺口槽闭合而使安装座抱死中心杆;各支撑脚上端与所述安装座活动铰接,各支撑脚中部朝中心铰接一辅助杆,辅助杆的内端与一底座铰接;所述底座与中心杆的底部固连。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宝贵
申请(专利权)人:林宝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