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298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所述组合式养蚕架子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均设置有凸柱,两个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凸柱与凹槽相适配,两个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套均设有限位框,两个所述限位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连接环,所述限位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组合式养蚕架子具有体积较小,可以拆卸组装,便于存放收纳,能依据蚕匾的数量进行高度和宽度的扩充,在给蚕喂食桑叶时,不需要人为将每一层的蚕匾取下后喂好再放上,有较好的稳定性,不会造成翻覆,具有较高的使用便捷性。

A combined silkworm rearing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
本技术涉及养蚕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
技术介绍
蚕,是蚕蛾的幼虫,丝绸原料的主要来源,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原产中国北部,主食为桑叶,也可用鹅菜补充。茧是由一根长度为300~900米连续的丝织成的。家蚕的虫及蛹可以食用,并有食疗功效。成虫的蛾不能飞,它又被称为"蚕蛾",只是用于产卵以繁殖后代,产卵后即死亡。因为其久远的历史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家蚕的基因已成为现代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现有的的养蚕架为层高固定的排骨式支架,蚕匾放置在蚕架每一层的托架上,此类养蚕架虽稳定性较高,但其体积较大,不可拆卸组装,不便于存放收纳,不能依据蚕匾的数量进行位置的扩充,给蚕喂食桑叶时,需要将每一层的蚕匾取下后喂好再放上,非常费时费力,稳定性也差,容易造成翻覆。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解决了现有的养蚕架不能拆卸组装、存放收纳、进行扩充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包括两个支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包括两个支撑块(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顶部均设置有凸柱(8),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凸柱(8)与凹槽(6)相适配,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表面套均设有限位框(7),两个所述限位框(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相对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连接环(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养蚕架子,包括两个支撑块(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顶部均设置有凸柱(8),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底部均开设有凹槽(6),所述凸柱(8)与凹槽(6)相适配,两个所述支撑块(1)的表面套均设有限位框(7),两个所述限位框(7)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两个所述固定块(2)相对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连接杆(5),两个所述连接杆(5)相对的一端之间螺纹连接有连接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养蚕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7)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养蚕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表面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瑞青学刚李文学张友洪刘刚殷浩周晓康叶晶晶曹宁宁黄盖群张剑飞石洪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