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1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属于通讯线路架设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通讯用导线线束在进行对接后,缺乏对连接处施加绝缘层的设备,操作危险性大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承载架、集束平台和陶瓷座,集束平台底部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底座和高度调节柱,所述高度调节柱由升降缸筒、伸缩柱以及液压缸筒组成,集束平台安装在伸缩柱的顶部,集束平台上固定有陶瓷座,陶瓷座中部设有集束槽,集束平台上方设有熔融管和冷却管,能够快速实现对通讯用导线的两根线束连接后的绝缘层包裹问题,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熔融的熔融棒液滴溅落至人们手臂等处造成烫伤,适用于通讯用导线线束的。

A wire bundle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通讯线路架设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出现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通讯设备的信息传递需要经过线路,为了适应环境会用到一种通讯线路架设装置,该装置是通过固定和提拉达到预想的效果。目前,在对多数通讯线路架设装置结构进行通讯线路架设时,针对通讯用导线的线束连接处,通常采用如中国专利CN201145752Y公开了一种光纤连接装置进行密封,起到绝缘层的,其包括:光纤插头,其连接有光纤;以及光纤安装法兰,其固定于通讯设备上,并且光纤插头密封地连接于光纤安装法兰。光纤插头和光纤安装法兰通过螺纹连接而固定在一起。另外,光纤连接装置包括多级密封。但是这种光纤连接装置只能够起到隔离的作用,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密封性差,漏水、漏电、绝缘性不满足要求的问题。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替代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烫伤的同时,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架、集束平台和陶瓷座,集束平台底部安装有承载架,承载架包括底座和高度调节柱,所述高度调节柱由升降缸筒、伸缩柱以及液压缸筒组成,集束平台安装在伸缩柱的顶部,集束平台上固定有陶瓷座,陶瓷座中部设有集束槽,集束平台上方设有熔融管和冷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柱设置在升降缸筒内,升降缸筒固定在底座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缸筒底侧通过泄压阀和单向增压阀连通液压缸筒,液压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上端连接加压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束平台上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底部安装有顶压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熔融管的管口设置在集束槽上方,所述熔融管内设有与温度调节器相连接的加热丝。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熔融管内放置有待加热融化的熔融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与风机相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管与水泵相连接,水泵连接供水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束平台底部的承载架上安装有集液盘。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的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能够快速实现对通讯用导线的两根线束连接后的绝缘层包裹问题,无需人工手动操作,避免熔融的熔融棒液滴溅落至人们手臂等处造成烫伤,适用于通讯用导线线束的。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中集束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承载架、2-底座、3-高度调节柱、4-液压缸筒、5-加压杆、6-活塞、7-泄压阀、8-单向增压阀、9-升降缸筒、10-伸缩柱、11-集束平台、12-陶瓷座、13-集束槽、14-顶压轮、15-支撑架、16-气缸、17-熔融管、18-加热丝、19-熔融棒、20-温度调节器、21-冷却管、22-风机、23-水泵、24-供水管、25-集液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架1、集束平台11和陶瓷座12,所述集束平台11底部安装有承载架1,承载架1包括底座2和高度调节柱3,高度调节柱3固定在底座2中部,底座2为圆盘或其他板状结构,用于与地面基础进行支撑,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高度调节柱3由升降缸筒9、伸缩柱10以及液压缸筒4组成,所述伸缩柱10设置在升降缸筒9内,升降缸筒9固定在底座2上,集束平台11安装在伸缩柱10的顶部,所述升降缸筒9底侧通过泄压阀7和单向增压阀8连通液压缸筒4,液压缸筒4内设有活塞6,活塞6上端连接加压杆5;当进行手动操作加压杆5进行带动活塞6运动时,活塞6将液压缸筒4内液压油沿单向增压阀8泵入升降缸筒9内,进而使得伸缩柱10伸长并带动集束平台11升高;当打开泄压阀7时,升降缸筒9内液压油流入液压缸筒4内,伸缩柱10收缩,集束平台11高度降低;从而利于实现集束平台11的高度调整。所述集束平台11上固定有陶瓷座12,陶瓷座12中部设有集束槽13,集束槽13用于待连接的两根导线的连接,所述集束平台11上连接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上安装有气缸16,气缸16的活塞杆底部安装有顶压轮14,当线束放入集束槽13后,启动气缸16工作使其活塞杆带动顶压轮14向下运动,并使得顶压轮14压紧集束槽13内的线束。所述支撑架15上安装有熔融管17,熔融管17的管口设置在集束槽13上方,所述熔融管17内设有与温度调节器20相连接的加热丝18,在温度调节器20调节下,加热丝18通电加热,所述熔融管17内放置有待加热融化的熔融棒19,熔融管17将熔融棒19加热融化并滴入集束槽13,从而对两根线束进行包裹。所述集束槽13上方还设有冷却管21,冷却管21与风机22,当其与风机22相连接时,在对熔融棒19熔融后进行冷却,冷却后使其包裹在两根线束连接处。实施例2参见图2~图3,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架1、集束平台11和陶瓷座12,所述集束平台11底部安装有承载架1,承载架1包括底座2和高度调节柱3,高度调节柱3固定在底座2中部,底座2为圆盘或其他板状结构,用于与地面基础进行支撑,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高度调节柱3由升降缸筒9、伸缩柱10以及液压缸筒4组成,所述伸缩柱10设置在升降缸筒9内,升降缸筒9固定在底座2上,集束平台11安装在伸缩柱10的顶部,所述升降缸筒9底侧通过泄压阀7和单向增压阀8连通液压缸筒4,液压缸筒4内设有活塞6,活塞6上端连接加压杆5;当进行手动操作加压杆5进行带动活塞6运动时,活塞6将液压缸筒4内液压油沿单向增压阀8泵入升降缸筒9内,进而使得伸缩柱10伸长并带动集束平台11升高;当打开泄压阀7时,升降缸筒9内液压油流入液压缸筒4内,伸缩柱10收缩,集束平台11高度降低;从而利于实现集束平台11的高度调整。所述集束平台11上固定有陶瓷座12,陶瓷座12中部设有集束槽13,集束槽13用于待连接的两根导线的连接,所述集束平台11上连接有支撑架15,支撑架15上安装有气缸16,气缸16的活塞杆底部安装有顶压轮14,当线束放入集束槽13后,启动气缸16工作使其活塞杆带动顶压轮14向下运动,并使得顶压轮14压紧集束槽13内的线束。所述支撑架15上安装有熔融管17,熔融管17的管口设置在集束槽13上方,所述熔融管17内设有与温度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架(1)、集束平台(11)和陶瓷座(12),集束平台(11)底部安装有承载架(1),承载架(1)包括底座(2)和高度调节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柱(3)由升降缸筒(9)、伸缩柱(10)以及液压缸筒(4)组成,集束平台(11)安装在伸缩柱(10)的顶部,集束平台(11)上固定有陶瓷座(12),陶瓷座(12)中部设有集束槽(13),集束平台(11)上方设有熔融管(17)和冷却管(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包括承载架(1)、集束平台(11)和陶瓷座(12),集束平台(11)底部安装有承载架(1),承载架(1)包括底座(2)和高度调节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柱(3)由升降缸筒(9)、伸缩柱(10)以及液压缸筒(4)组成,集束平台(11)安装在伸缩柱(10)的顶部,集束平台(11)上固定有陶瓷座(12),陶瓷座(12)中部设有集束槽(13),集束平台(11)上方设有熔融管(17)和冷却管(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10)设置在升降缸筒(9)内,升降缸筒(9)固定在底座(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缸筒(9)底侧通过泄压阀(7)和单向增压阀(8)连通液压缸筒(4),液压缸筒(4)内设有活塞(6),活塞(6)上端连接加压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用导线集束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易入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