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16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限位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限位装置与固定件配合使用以定位导光板,该限位装置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固定件之间,并包含沿着该固定件设置的内挡墙、至少一个弹片,及至少一个压制板。其中,该弹片由该内挡墙朝该导光板的方向凸伸,且顶抵于该导光板的非入光面。该压制板由该内挡墙朝该导光板的方向延伸而垂直于该内挡墙,且压抵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该弹片具有弹性余裕,因此能够应对导光板因热胀冷缩所产生的体积变化。同时,通过该弹片与该压制板沿不同方向延伸的设置,能够对该导光板产生二维方向的定位效果。此外,该限位装置结构精简且趋近于薄片状的设计,因此能够应用于窄边框的背光模组。

Limit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装置、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限位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背光模组的限位装置,以及包含该限位装置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面光源装置,通常包括承置框、发光件、导光板、光学膜组等元件。在组装时,发光件与导光板先被置于承置框内的适当位置,然后光学膜组再被置于导光板上。其中,导光板通常由光学级的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一种高分子压克力材料)制成,而PMMA具有吸水膨胀的特性。因此,当面光源装置放置于大气中一段时日后,导光板会吸收大气中的水分而膨胀或随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热涨冷缩。当导光板膨胀过大时,其具有自承置框中跳脱的趋势,而当导光板冷缩时,其具有从承置框中松脱的情形。因此,习知的面光源装置在承置框与导光板的反入光面之间预留一间隙,以作为导光板的膨胀空间。但为了防止导光板因与承置框形成有间隙而产生位移,通常会以人工的方式用胶带将导光板的非反入光面处的位置黏合于承置框上,以使导光板定位于承置框中。然而,胶带黏合可能产生黏合性不足、使用期间过长而退胶等问题,由此增加了制作程序且导致了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失的限位装置。本技术的限位装置,其与固定件配合使用以定位一导光板,该限位装置设置于该导光板与该固定件之间,并包含沿着该固定件设置的内挡墙、至少一个弹片,及至少一个压制板。其中,该弹片由该内挡墙朝该导光板的方向凸伸,且顶抵于该导光板的非入光面。该压制板由该内挡墙朝该导光板的方向延伸而垂直于该内挡墙,且压抵于该导光板的出光面。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连接于该内挡墙的底缘且与该压制板同向延伸的底板,该底板设置于该固定件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由该内挡墙向上延伸而用以挂置至少一个膜片的凸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连接于该内挡墙的顶缘且与该压制板反向延伸的顶墙,该顶墙与该内挡墙共同定位于该固定件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固定件包括本体,及由该本体向上延伸的凸柱,其中,该顶墙具有贯穿孔,并通过该贯穿孔套设于该固定件的凸柱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由该顶墙向上延伸而用以挂置至少一个膜片的凸耳。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连接于该内挡墙的顶缘且与该压制板反向延伸的顶墙,及连接于该顶墙且与该内挡墙同向延伸的外挡墙,该内挡墙、该顶墙,及该外挡墙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并通过该容置空间套设于该固定件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固定件包括本体,及由该本体向外凸出的至少一个凸块,其中,该外挡墙具有对应于该至少一个凸块的至少一穿槽。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限位装置还包含由该外挡墙向外凸出的卡块,用以结合于外部元件上。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内挡墙沿X方向延伸,该弹片也沿该X方向延伸。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内挡墙沿X方向延伸,该弹片沿Z方向延伸,Z方向垂直于X方向。更佳的是,多个弹片沿X方向间隔排列。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弹片具有连接于该内挡墙且朝远离该内挡墙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段,及由该连接段弯折且与该内挡墙平行的顶抵段,该弹片通过该顶抵段顶抵于该导光板的非入光面。本技术的另一技术手段,在于该弹片还具有由该顶抵段朝该内挡墙的方向弯折的延伸段,该延伸段连接或不连接于该内挡墙。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限位装置的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本技术的功效在于,通过限位装置的结构设计,可以在不需要使用胶带的情况下将导光板黏固于固定件上。而且,由于弹片具有弹性余裕,因此可以应对导光板因热胀冷缩所产生的体积变化。同时,可以通过弹片与压制板沿不同方向延伸的设置,对导光板产生二维方向的定位效果。此外,限位装置的结构精简且趋近于薄片状,由此能够应用于窄边框的背光模组。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说明第一较佳实施例与固定件搭配以定位导光板的使用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显示第一较佳实施例中弹片的不同形态的立体图;图4是显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说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说明第三较佳实施例增加凸耳的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图8是显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9是说明第四较佳实施例增加凸耳的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图10是说明第四较佳实施例以挂设方式定位于固定件上的侧视示意图;图11是显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12是说明第五较佳实施例增加凸耳的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图13是说明第五较佳实施例增加穿槽的形态的局部立体图;图14是说明第五较佳实施例增加卡块的形态的局部立体图;及图15是辅助说明图14中卡块与外部元件结合的态样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在以下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应注意的是,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限位装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内挡墙21、由内挡墙21凸伸的多个弹片22,及由内挡墙21凸伸且垂直于内挡墙21的压制板23。在图1中弹片22的数量为两个,但在实际实施时也可以是一个弹片22搭配一个压制板23,不以此为限。参阅图2,本技术的限位装置2与固定件A配合使用,以对导光板B进行定位,从而组装成背光模组。限位装置2设置于导光板B与固定件A之间。要说明的是,在本较佳实施例以及以下所提供的各个较佳实施例中,固定件A是背板。另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限位装置2可以利用黏贴、锁附,或扣合等方式与固定件A的适当部位结合。在图2中,限位装置2通过黏贴件D结合于固定件A上。参阅图1及图2,限位装置2的弹片22由内挡墙21朝导光板B的方向凸伸,且顶抵于导光板B的非入光面B1。压制板23由内挡墙21朝导光板B的方向延伸,且能够压抵于导光板B的出光面B2。更详细地说,如图1所示,内挡墙21沿X方向延伸,弹片22也沿X方向延伸。其中,每一弹片22具有连接于内挡墙21且朝远离内挡墙21的方向延伸的连接段221、由连接段221弯折且与内挡墙21大致上平行的顶抵段222,及由顶抵段222朝内挡墙21的方向弯折的延伸段223。弹片22通过顶抵段222顶抵于导光板B的非入光面B1。要特别说明的是,每一弹片22的延伸段223可以连接或不连接于内挡墙21。在图1中,弹片22的延伸段223不连接于内挡墙21,由此方式,可以让弹片22产生更大的弹性余裕。在某些实施态样中,弹片22的延伸段223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位装置,其与固定件配合使用以定位导光板,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含:/n内挡墙,其沿着所述固定件设置;/n至少一个弹片,其由所述内挡墙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凸伸,且顶抵于所述导光板的非入光面;及/n至少一个压制板,其由所述内挡墙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延伸而垂直于所述内挡墙,且压抵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位装置,其与固定件配合使用以定位导光板,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固定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含:
内挡墙,其沿着所述固定件设置;
至少一个弹片,其由所述内挡墙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凸伸,且顶抵于所述导光板的非入光面;及
至少一个压制板,其由所述内挡墙朝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延伸而垂直于所述内挡墙,且压抵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于所述内挡墙的底缘且与所述压制板同向延伸的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由所述内挡墙向上延伸而用以挂置至少一个膜片的凸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于所述内挡墙的顶缘且与所述压制板反向延伸的顶墙,所述顶墙与所述内挡墙共同定位于所述固定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及由所述本体向上延伸的凸柱,其中,所述顶墙具有贯穿孔,并且所述顶墙通过所述贯穿孔套设于所述固定件的凸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由所述顶墙向上延伸而用以挂置至少一个膜片的凸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连接于所述内挡墙的顶缘且与所述压制板反向延伸的顶墙,及连接于所述顶墙且与所述内挡墙同向延伸的外挡墙,所述内挡墙、所述顶墙及所述外挡墙共同围绕出容置空间,并通过所述容置空间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本体,及由所述本体向外凸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茂森张育玮李俊贤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