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址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址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采用人工配置的手段对网络中的设备地址进行配置。一条链路两端的两个接口必须是在同一个子网中才能连通。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很有可能因为人为操作错误使得这两个地址没有在一个子网中,因而导致链路不通。在网络日益庞大的今天,海量的接口配置使得人工出错基本不可能避免,同时查验和确认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现,该问题产生的本质在于设备本地并没有对端设备的接口信息,也就是说它并不知道本地接口的peer(对端接口)是谁,也不知道peer接口的IP(InternetProtocol,网络协议)地址配置情况,没有一个参考值可以进行比对和验证。如果IP地址要配置正确,必须靠管理员耗费时间进行查验和确认。因此,现有技术中地址配置的成功率和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地址配置的成功率和效率。根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址配置方法,包括:/n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接口被配置的第一地址;/n第一设备响应于通过第一设备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接口连接,将所述第一地址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地址获取第二地址、并为第二设备接口配置第二地址,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在第一地址所属的网段内的、并且不同于第一地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址配置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接口被配置的第一地址;
第一设备响应于通过第一设备接口与第二设备的第二设备接口连接,将所述第一地址发送给第二设备,以便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地址获取第二地址、并为第二设备接口配置第二地址,其中,所述第二地址在第一地址所属的网段内的、并且不同于第一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其中,第一设备通过链路层协议将所述第一地址发送给第二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地址携带于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协议中的类型长度值TLV字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还包括:
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地址获取第二地址;
第二设备为第二设备接口配置第二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地址获取第二地址包括:
第二设备从在第一地址所属的网段内的、不同于第一地址的地址中选择一个地址,作为第二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接收的第一地址获取第二地址包括:
第二设备获取在第一地址所属的网段内的、不同于第一地址的备选地址;
第二设备将备选地址反馈给控制设备;
第二设备接收控制设备从备选地址中选择的第二地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址配置方法,还包括:
控制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反馈的备选地址;
响应于用户的选择操作,控制设备将从备选地址中选择的第二地址发送给第二设备。
8.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地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设备接口被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灿,伍佑明,陈华南,龚霞,朱永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