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03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它的检测台包括支撑板框架、液压伸缩杆、水平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框架顶面的透x射线支持板,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框架一侧的中部,水平支撑杆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的压伸端,水平支撑杆与透x射线支持板平行,水平支撑杆上设置有X射线摄像机,X射线摄像机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的上方,X射线发射机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的下方,X射线摄像机的X射线摄像镜头面向透x射线支持板的上方,X射线发射机的X射线发射头面向透x射线支持板的下方。利用该检测装置,能够检查封盖后单机内部情况,并有效检查单机内导线是否有挤压情况。

Combined single machine blind installation post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电产品测试
,具体地指一种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今制造工业发展中,机电产品日趋于小型化,尤其是航空航天电气组合单机。由于各项性能指标的限制和设计要求,单机内各部件电气连通必定使用导线进行连接,而且无法取消和替代,在狭小空间内进行合理布线和线束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空间的局限性,线束防护不能达到100%防护到位,在单机封盖后又无法进行目检以查看是否存在导线挤压(因为无有效的检测手段,安装上盖板后,内部情况无法检视,也未发现压线,在经过多项环境试验后测试报故,开盖检查才发现有导线被挤压磨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利用该检测装置,能够检查封盖后单机内部情况,并有效检查单机内导线是否有挤压情况。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X射线发射机、X射线摄像机、检测台,其中,所述检测台包括支撑板框架、液压伸缩杆、水平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板框架顶面的透x射线支持板,所述液压伸缩杆的固定端垂直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X射线发射机(1)、X射线摄像机(2)、检测台(4),其中,所述检测台(4)包括支撑板框架(4.1)、液压伸缩杆(4.3)、水平支撑杆(4.4)、固定在支撑板框架(4.1)顶面的透x射线支持板(4.2),所述液压伸缩杆(4.3)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框架(4.1)一侧的中部,水平支撑杆(4.4)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4.3)的压伸端,水平支撑杆(4.4)与透x射线支持板(4.2)平行,水平支撑杆(4.4)上设置有X射线摄像机(2),X射线摄像机(2)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上方,X射线发射机(1)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X射线发射机(1)、X射线摄像机(2)、检测台(4),其中,所述检测台(4)包括支撑板框架(4.1)、液压伸缩杆(4.3)、水平支撑杆(4.4)、固定在支撑板框架(4.1)顶面的透x射线支持板(4.2),所述液压伸缩杆(4.3)的固定端垂直固定在支撑板框架(4.1)一侧的中部,水平支撑杆(4.4)的一端垂直固定连接液压伸缩杆(4.3)的压伸端,水平支撑杆(4.4)与透x射线支持板(4.2)平行,水平支撑杆(4.4)上设置有X射线摄像机(2),X射线摄像机(2)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上方,X射线发射机(1)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下方,X射线摄像机(2)的X射线摄像镜头面向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上方,X射线发射机(1)的X射线发射头面向透x射线支持板(4.2)的下方,且X射线发射机(1)的X射线发射头与X射线摄像机(2)的X射线摄像镜头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发射机(1)位于透x射线支持板(4.2)下方250~350mm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摄像机(2)通过液压伸缩杆(4.3)在透x射线支持板(4.2)上方100~500mm范围内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单机盲装后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摄像机(2)设置在水平支撑杆(4.4)另一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常恒雷小江陈博文周林桐吴万杰雷运琼袁英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