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938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具体涉及鱼类年龄材料摘取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纳鱼器外壳,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闸面,所述闸面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所述固定鱼板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

A tool for microotolith extraction of Cyprinid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
本技术涉及鱼类年龄材料摘取工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
技术介绍
硬骨鱼类内耳的楠圆囊、球囊和听壶中分别具有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各1对,这些耳石除对鱼类平衡和听觉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同时耳石还可用作鱼类的年龄鉴定材料。鱼类耳石可用于更准确地研究鱼类早期生活史重要事件,包括仔稚鱼年龄、鱼类生长模式、洄游路线及环境对鱼类生长的影响等方面。但现有的摘取方法仅仅局限于人工挑取,存在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需要先后进行鱼体解剖挑取,操作繁琐,挑取难度大,取样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包括纳鱼器外壳,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闸面,所述闸面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所述固定鱼板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所述移动滑道的内部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设置有闸刀,所述纳鱼器外壳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圆筒,所述圆筒的内部设置有镊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杆与固定鱼板活动连接,所述圆杆与套筒活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闸刀位于纳鱼器外壳的内部,所述闸面与纳鱼器外壳的内壁相接触。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纳鱼器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板的内部设置有吸管,所述圆形板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开槽。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管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位于开槽内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板以及镊子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绳。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滑槽与固定鱼板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闸刀,由于连接杆位于移动滑道上,让连接杆所连接的闸刀在移动滑道上运动,防止闸刀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与镊子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绳,通过弹簧绳可以防止吸管以及镊子发生丢失,对其进行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圆形板与弹簧绳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闸刀立体图。附图标记为:1纳鱼器外壳、2滑槽、3闸面、4连接杆、5手柄、6固定鱼板、7移动滑道、8圆杆、9套筒、10闸刀、11圆筒、12镊子、13放置块、14圆形板、15吸管、16连接板、17弹簧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包括纳鱼器外壳1,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2,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闸面3,所述闸面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5。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的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6,所述固定鱼板6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7,所述移动滑道7的内部设置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侧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一侧设置有闸刀10,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圆筒11,所述圆筒11的内部设置有镊子12。进一步,所述圆杆8与固定鱼板6活动连接,所述圆杆8与套筒9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闸刀10位于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所述闸面3与纳鱼器外壳1的内壁相接触。进一步,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放置块13,所述放置块13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板14。进一步,所述圆形板14的内部设置有吸管15,所述圆形板14的表面一侧设置有开槽。进一步,所述吸管15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位于开槽内部。进一步,所述连接板16以及镊子12的底部均设置有弹簧绳17。进一步,所述滑槽2与固定鱼板6活动连接。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先将闸刀10与闸面3向上运动,由于固定鱼板6与滑槽2活动连接,通过固定鱼板6的移动可以随鱼体大小自由变换位置,对鱼体进行固定位置,鱼头对准具有闸刀10一面,鱼头腹面即峡部面向固定鱼板6,通过手柄5可以让连接杆4向下运动,并带动了闸面3的向下运动,通过闸面3的操作下实现鱼头与鱼体的分离,由于连接杆4与移动滑道7活动连接,通过连接杆4可以让闸刀10向下运动,从而对鱼头进行分离,移动滑道7上的闸刀10对鱼头实现精确的对半分离,由于连接杆4位于移动滑道7上,让连接杆4所连接的闸刀10在移动滑道7上运动,防止闸刀10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10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分离后的鱼头用吸管15吸取鱼头内部的脑组织,再用镊子12夹取被神经组织胶状物包裹的微耳石,通过吸管15与镊子12所连接的弹簧绳17可以防止吸管15与镊子12发生丢失,对其进行保护,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本实用工作原理:本技术实施例的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在使用时,由于连接杆4位于移动滑道7上,让连接杆4所连接的闸刀10在移动滑道7上运动,防止闸刀10在下降时发生位置的位置偏移,闸刀10对鱼头实现精确分离,之后通过吸管15与镊子12可以把鲤科鱼类微耳石取出,有效解决了鲤科鱼类微耳石定位不准、误挑、漏挑、操作繁琐以及费时费力等问题,提高其效率;本技术实施例的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在使用时,通过弹簧绳17可以防止吸管15以及镊子12发生丢失,对其进行保护。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包括纳鱼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2),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闸面(3),所述闸面(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5);/n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6),所述固定鱼板(6)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7),所述移动滑道(7)的内部设置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侧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一侧设置有闸刀(10),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圆筒(11),所述圆筒(11)的内部设置有镊子(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包括纳鱼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底部表面设置有滑槽(2),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闸面(3),所述闸面(3)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手柄(5);
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鱼板(6),所述固定鱼板(6)的表面设置有移动滑道(7),所述移动滑道(7)的内部设置有圆杆(8),所述圆杆(8)的外侧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一侧设置有闸刀(10),所述纳鱼器外壳(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圆筒(11),所述圆筒(11)的内部设置有镊子(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8)与固定鱼板(6)活动连接,所述圆杆(8)与套筒(9)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鲤科鱼类微耳石摘取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10)位于纳鱼器外壳(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太明何佳洋何智马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