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59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炉体,炉体顶部设有出风口,炉体内位于出风口下方设有炉膛,炉膛的一端连接燃烧机,炉体内位于炉膛的下方设有换热仓,换热仓内设有若干上下成排设置的换热管,若干排换热管呈S形连接,最上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通炉膛,最下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排烟箱,排烟箱连接引风机,炉体底部位于换热管的下方设有送风室,送风室连接送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排放烟气温度低,远远高于目前行业水平,热效率高,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节能环保,经济实用,安全可靠。

A gas condensing hot air unit with multi return heat exchange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
本技术属于加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
技术介绍
热风炉是一种加热空气输出热风的常压热源设备,由燃烧室和热交换器构成。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技术的发展,石油和天热气热风炉热风供暖方式开始发展。燃气热风炉是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热风炉,就是利用燃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来加热空气生产热风的一种热力设备,它首先使燃气在燃烧室内完全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然后通过烟气-空气换热器来加热空气或者直接采用烟道气为加热介质,前者为间接式加热热风炉,后者为直接加热热风炉。直接加热热风炉一般应用于那些对清洁度无特殊要求的干燥场合,对于通风采暖行业,多采用间接加热式热风炉。现有燃气热风炉换热效率低,通常是在热风炉的底部设置燃烧机,顶部设置烟气出口,热风炉内设置竖向设置的换热管,烟气在换热管内从下往上与待加热空气进行逆流换热,换热行程短,排放烟气的温度较高,一般为120-200摄氏度,热效率较低,燃料消耗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解决现有燃气热风炉底部设置燃烧机,顶部设置烟气出口,热风炉内设置竖向设置的换热管,烟气在换热管内从下往上与待加热空气进行逆流换热,换热行程短,排放烟气的温度较高,一般为120-200摄氏度,热效率较低,燃料消耗较多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一端连接燃烧机,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炉膛的下方设有换热仓,所述换热仓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上下成排设置,若干排所述换热管呈S形连接,最上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膛,最下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排烟箱,所述排烟箱连接引风机,所述炉体底部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有送风室,所述送风室连接送风机。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与所述炉体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炉体设置的环流仓,所述壳体靠近顶部位置设有进风口。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炉膛连接所述燃烧机的相对的一端相对应,所述炉膛远离所述燃烧机的一端与最上排的所述换热管连通,所述换热管的设置排数为偶数,所述送风机位于所述送风室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送风机水平并列设有两个。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换热管设有6排,所述炉膛与换热管形成七回程换热结构,上下相邻两排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上下相邻两排所述换热管连通的一端设有回烟箱。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送风室的顶部设有散流板,所述散流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换热管为翅片管。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炉膛内的烟气经过换热管从上到下最后从排烟箱经引风机排出,待加热的空气从送风室进入炉体的换热仓向上运动,与换热管进行逆流换热,提高换热效果和换热效率,由于设置横向、多排上下设置的换热管,位置越靠下的换热管内的烟气的温度越低,使得空气与换热管内的烟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换热效率高,当设置6排换热管,与炉膛一起形成七回程换热时,最下排换热管排出的烟气的温度可以低于烟气的露点(一般为40-50摄氏度左右),使烟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回收烟气中的大部分显热和潜热,而且烟气中的液态水还可以起到加湿效果,有效减少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可以直接将烟气排放进入大棚或其他植物生产区域,充分利用烟气中碳氮,转化成肥料,增产效果明显。本技术提供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设置环流仓,进风口进入的待加热空气围绕炉体环流,炉体温度较高给待加热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经送风机进入送风室,然后与换热管换热,充分利用炉体散失的热量,有利于提高热空气加热速度。本技术提供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排放烟气温度低,远远高于目前行业水平,热效率高,节能降耗效果明显,节能环保,经济实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炉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壳体,2-炉体,3-出风口,4-炉膛,5-燃烧机,6-换热仓,7-换热管,8-排烟箱,9-引风机,10-送风室,11-送风机,12-环流仓,13-进风口,14-回烟箱,15-散流板,16-内隔板,17-电器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有炉体2,炉体2顶部设有出风口3,炉体2内位于出风口3下方设有炉膛4,炉膛4的一端连接燃烧机5,炉体2内位于炉膛4的下方设有换热仓6,换热仓6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换热管7,若干换热管7上下成排设置,若干排换热管7呈S形连接,处于最上排的换热管7和最下排的换热管7之间的换热管7的一端连通上排的换热管7,另一端连通下排的换热管7,最上排的换热管7的一端连通炉膛4,最下排的换热管7的一端连接排烟箱8,排烟箱8连接引风机9,换热行程长,炉体2底部位于换热管7的下方设有送风室10,送风室10连接送风机11。本实施例中,壳体1与炉体2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炉体设置的环流仓12,壳体1靠近顶部位置设有进风口13,进风口13的位置与炉膛4连接燃烧机5的相对的一端相对应,炉膛4远离燃烧机5的一端与最上排的换热管7连通,换热管7的设置排数为偶数,送风机11位于送风室10远离进风口13的一端,有效提高进气预热行程,送风机11水平并列设有两个,当一台送风机11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另外一台送风机11可以正常工作,保证送风正常进行,尤其对于植物保暖来说,有一台送风机11出故障时,不致于使温度过低而冻坏植物。本实施例中,换热管7设有6排,炉膛4与换热管7形成七回程换热结构,换热行程长,上下相邻两排换热管7交错设置,一定程度上减缓空气的流速,使空气与换热管充分进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上下相邻两排换热管7连通的一端设有回烟箱14,回烟箱14可以使同一排换热管7排出的烟气进行混合,实现烟气再分配,避免同排换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一端连接燃烧机,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炉膛的下方设有换热仓,所述换热仓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上下成排设置,若干排所述换热管呈S形连接,最上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膛,最下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排烟箱,所述排烟箱连接引风机,所述炉体底部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有送风室,所述送风室连接送风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炉体,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出风口下方设有炉膛,所述炉膛的一端连接燃烧机,所述炉体内位于所述炉膛的下方设有换热仓,所述换热仓内设有若干横向设置的换热管,若干所述换热管上下成排设置,若干排所述换热管呈S形连接,最上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炉膛,最下排的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排烟箱,所述排烟箱连接引风机,所述炉体底部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有送风室,所述送风室连接送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炉体之间设有环绕所述炉体设置的环流仓,所述壳体靠近顶部位置设有进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回程换热管燃气冷凝热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的位置与所述炉膛连接所述燃烧机的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波吴玉柱张凤伟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宝嘉龙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