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0200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杆;阀体上设有第一流孔和第二流孔,第一流孔位于阀体的顶面;阀体内设有阀孔,调节杆位于阀孔中;第一流孔呈锥形,调节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流孔相配合的锥形体;第二流孔设在阀体的侧面,调节杆与阀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第一流孔与第二流孔通过间隙进行连通;流量控制及检测阀还包括驱动调节杆近离或远离第一流孔的直线驱动机构;直线驱动机构驱动调节杆近离或远离第一流孔,在此过程中锥形体琢渐将第一流孔进行封堵或打开,实现控制气体或液体的流量;气体或液体从第一流孔输入通过阀孔,既调节杆与阀孔之间的间隙,从第二流孔输出;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高,适用性广泛。

A flow control and detection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
本技术涉及流量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气体或液体的流量控制阀大多是在阀体的阀孔中设置阀封和压板,通过阀封和压板配合将阀嘴的阀孔堵住,实现控制气体或液体的流量,例如:专利号为201710824884.6的中国专利;存在着结构复杂,成本高,体积大,寿命短;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精度高,适用性广泛的流量控制及检测阀。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杆;其中,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流孔和第二流孔,所述第一流孔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面;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孔,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阀孔中;所述第一流孔呈锥形,所述调节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流孔相配合的锥形体;所述第二流孔设在所述阀体的侧面,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阀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所述第一流孔与所述第二流孔通过所述间隙进行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及检测阀还包括驱动所述调节杆近离或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流孔和第二流孔,所述第一流孔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面;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孔,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阀孔中;所述第一流孔呈锥形,所述调节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流孔相配合的锥形体;所述第二流孔设在所述阀体的侧面,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阀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流孔与所述第二流孔通过所述间隙进行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及检测阀还包括驱动所述调节杆近离或远离所述第一流孔的直线驱动机构;/n所述调节杆上还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阀孔的内壁;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流孔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包括阀体和调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流孔和第二流孔,所述第一流孔位于所述阀体的顶面;所述阀体内设有阀孔,所述调节杆位于所述阀孔中;所述第一流孔呈锥形,所述调节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流孔相配合的锥形体;所述第二流孔设在所述阀体的侧面,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阀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流孔与所述第二流孔通过所述间隙进行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及检测阀还包括驱动所述调节杆近离或远离所述第一流孔的直线驱动机构;
所述调节杆上还套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紧贴所述阀孔的内壁;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二流孔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近离所述第一流孔的一端为锥形体,所述第二流孔正对所述锥形体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面设有盲孔,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盲孔相配合的转动轴;所述盲孔为非圆形,所述转动轴带动所述连接杆旋转,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步进电机的工作端同轴;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调节杆的下方且与所述阀孔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调节杆做直线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量控制及检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忠赵定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博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