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7012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风道部件,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与风道部件的风道内腔相连通;负离子吸收装置用于容纳负离子,以通过负离子吸收风道部件内的杂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风道部件内的灰尘与有害生物无法去除的问题。

Air conditioning indoor unit and its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空调等家电行业制造水平的日臻发展,空调产品竞争力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逐渐成为重要的评价标准。然而,在空调系统长期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风道内存在黏附各种微粒灰尘的问题,长此以往会滋生各类有害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以及真菌等,容易对室内空气造成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道部件内的灰尘与有害生物无法去除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风道部件,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与风道部件的风道内腔相连通;负离子吸收装置用于容纳负离子,以通过负离子吸收风道部件内的杂质。进一步地,负离子吸收装置包括:吸收装置壳体;负离子管路,负离子管路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内,负离子管路用于容纳负离子;负离子管路的管路壁上设置有吸收孔,以使由风道部件进入负离子吸收装置内的杂质在负离子的作用下由吸收孔吸收至负离子管路内。进一步地,负离子管路具有负离子进口和负离子出口,负离子进口和负离子出口位于吸收装置壳体的外侧;负离子由负离子进口进入负离子管路内,负离子管路内的负离子与杂质结合聚集后通过负离子出口排出。进一步地,负离子吸收装置还包括:风叶,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内,风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负离子吸收装置与风道部件发生气体对流。进一步地,负离子吸收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内,驱动装置与风叶驱动连接,以带动风叶转动。进一步地,风道部件沿竖直方向延伸,负离子吸收装置设置在风道部件的下方。进一步地,风道部件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负离子吸收装置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通管道,连通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连通口连接,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连通口连接。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第一连接口与第一连通口相适配,第一连接口与第一连通口相连接;第二连接口用于与连通管道远离负离子吸收装置的一端连接;其中,管状结构的管壁为锥型结构,第一连接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二连接口的开口面积。进一步地,吸收装置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其中,空调室内机为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风道部件和负离子吸收装置,风道部件和负离子吸收装置均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与风道部件的风道内腔相连通,以使负离子吸收装置内的负离子吸收风道部件内的杂质。该空调室内机的负离子吸收装置可以吸收风道内腔里的细菌和灰尘,使得风道内腔保持持续干净清洁,保持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吹出的风持续的清新清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的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风道部件;11、风道内腔;12、第一连通口;20、负离子吸收装置;21、吸收装置壳体;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2、负离子管路;221、负离子进口;222、负离子出口;30、第一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考图1至图3,包括:室内机壳体;风道部件10,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20,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风道部件10的风道内腔11相连通;负离子吸收装置20用于容纳负离子,以通过负离子吸收风道部件10内的杂质。本专利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体、风道部件10和负离子吸收装置20,风道部件10和负离子吸收装置20均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风道部件10的风道内腔11相连通,以使负离子吸收装置20内的负离子吸收风道部件10内的杂质。该空调室内机的负离子吸收装置20可以吸收风道内腔里的细菌和灰尘,使得风道内腔保持持续干净清洁,保持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吹出的风持续的清新清爽。具体地,负离子吸收装置20安装与柜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杂质包括灰尘和细菌。在本实施例中,负离子吸收装置20包括:吸收装置壳体21;负离子管路22,负离子管路2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21内,负离子管路22用于容纳负离子;负离子管路22的管路壁上设置有吸收孔,以使由风道部件10进入负离子吸收装置20内的杂质在负离子的作用下由吸收孔吸收至负离子管路22内。这样的设置达到细菌灰尘吸收的最大化,达到除菌除尘最优效果。具体实施时,负离子管路22具有负离子进口221和负离子出口222,负离子进口221和负离子出口222位于吸收装置壳体21的外侧;负离子由负离子进口221进入负离子管路22内,负离子管路22内的负离子与杂质结合聚集后通过负离子出口222排出。在本实施例中,负离子吸收装置20还包括风叶,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21内,风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风道部件10发生气体对流。为了实现风叶的旋转,负离子吸收装置20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吸收装置壳体21内,驱动装置与风叶驱动连接,以带动风叶转动。优选地,驱动装置为电机。优选地,风道部件10沿竖直方向延伸,负离子吸收装置20设置在风道部件10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风道部件10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12,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上设置有第二连通口,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通管道,连通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连通口12连接,连通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二连通口连接。优选地,连通管道为橡胶管。优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连接部30,第一连接部30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部30具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室内机壳体;/n风道部件(10),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n负离子吸收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所述风道部件(10)的风道内腔(11)相连通;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用于容纳负离子,以通过所述负离子吸收所述风道部件(10)内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壳体;
风道部件(10),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
负离子吸收装置(20),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所述风道部件(10)的风道内腔(11)相连通;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用于容纳负离子,以通过所述负离子吸收所述风道部件(10)内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包括:
吸收装置壳体(21);
负离子管路(22),所述负离子管路(2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吸收装置壳体(21)内,所述负离子管路(22)用于容纳所述负离子;所述负离子管路(22)的管路壁上设置有吸收孔,以使由所述风道部件(10)进入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内的杂质在所述负离子的作用下由所述吸收孔吸收至所述负离子管路(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管路(22)具有负离子进口(221)和负离子出口(222),所述负离子进口(221)和负离子出口(222)位于所述吸收装置壳体(21)的外侧;所述负离子由所述负离子进口(221)进入所述负离子管路(22)内,所述负离子管路(22)内的所述负离子与所述杂质结合聚集后通过所述负离子出口(222)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还包括:
风叶,设置在所述吸收装置壳体(21)内,所述风叶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负离子吸收装置(20)与所述风道部件(10)发生气体对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本雄曾新成赵健聪罗文君杨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