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传统空调器结构一般为下进风、上出风,或者上进风、下出风,或者后进风上下出风结构,在制冷、制热工况转变时往往通过导风板结构实现向上送风或者向下送风。已公开的部分专利中已有一些可以同时上下送风的结构,但是受限于其风机和风道结构,出口处风压较低,无法实现远距离送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无法在实现夏季制冷上出风、冬季制热下出风的同时还能增加出风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因此室内舒适度不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无法在实现夏季制冷上出风、冬季制热下出风的同时还能增加出风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导致室内舒适度不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第一风口、第二风口和对旋风机,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2)、第一风口(21)、第二风口(22)和对旋风机(4),所述壳体(2)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3),所述内部风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22)连通,所述对旋风机(4)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3)内;所述第一风口(2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23),所述导流顶盖(23)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21)、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21),且所述导流顶盖(23)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21)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第一风口(21)、第二风口(22)和对旋风机(4),所述壳体(2)内部形成有内部风道(3),所述内部风道(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风口(2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风口(22)连通,所述对旋风机(4)设置在所述内部风道(3)内;所述第一风口(2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顶盖(23),所述导流顶盖(23)能够升起以打开所述第一风口(21)、还能够下降以关闭所述第一风口(21),且所述导流顶盖(23)升起时与所述第一风口(21)之间形成容许气流流通的环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顶盖(23)为锥体结构,所述导流顶盖(23)的下表面为锥形表面,在纵向截面内所述锥形表面的母线为弧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部风道(3)中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5a)和第二换热器(5b),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5a)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4)与所述第一风口(21)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5b)设置于所述对旋风机(4)与所述第二风口(22)之间;
所述第一换热器(5a)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4)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所述第二换热器(5b)为平板结构,其平板轴线与所述对旋风机(4)的轴线之间倾斜设置、存在不为0的倾斜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5a)的平板轴线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b)的平板轴线之间并不平行,所述第一换热器(5a)的平板板面与所述第二换热器(5b)的平板板面不平行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逆送风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口(21)位于所述内部风道(3)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珠,何博,吴俊鸿,黄鑫,梁博,李业强,李建建,李树云,肖洪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