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包括驱动盘、传动盘、活动部件;驱动盘上设置有磁铁和滑道,滑道在驱动盘的外周面具有敞口端;活动部件位于滑道内,可沿滑道作来回往复运动;驱动盘和传动盘同心,且传动盘位于驱动盘的外侧;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与传动盘相接触,带动传动盘的转动;驱动盘连接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磁铁和驱动盘的转动使得活动部件受动磁力和离心力,驱动盘的转动,使得活动部件的运动方向改变,进而实现驱动盘与传动盘的相接触和分离,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中断。不用通过专用的电机或者驱动轮来实现驱动盘和传动盘的分离,起到省力和降低成本的作用。
A steering drive gearbox which can be separated automatic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机械
,涉及传动离合结构,尤其是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自动离合产品多为单向传动结构,如单向传动轴承、自行车飞轮等,正方向驱动实现传动,反方向实现分离。其要求:受力端速度大于驱动端速度,且方向一致,才能实现自动分离。还没有一种可以向前向驱动,外力驱动时实现分离的离合结构。但是,各个领域对此需求很大,如:电动汽车、老年车、电动窗帘、电动玩具车等。儿童电动玩具车,为了实现的遥控功能,都会在方向盘上连接一个电机驱动的齿轮箱,但是人力驱动时要负载电机和齿轮方向的阻力,尤其是儿童用方向盘转向时格外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既可以通过马达方向的力,向左旋转驱动和向右旋转驱动来实现传动;马达停止驱动时可以自动分离驱动马达,不用负载马达,或者传动齿轮带来的阻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包括驱动盘、传动盘、活动部件;所述的驱动盘上设置有磁铁和滑道,所述滑道在驱动盘的外周面具有敞口端;所述的活动部件位于滑道内,可沿滑道作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的驱动盘和传动盘同心,且传动盘位于驱动盘的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与传动盘相接触,带动传动盘的转动;所述的驱动盘连接驱动电机;所述活动部件由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所述的驱动盘、传动盘为不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盘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的传动齿突出于传动盘的内表面。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传动盘上设置有传动槽,所述的传动槽凹陷于传动盘的内表面。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磁铁为电磁铁。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磁铁为环形磁铁。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磁铁为矩形磁铁,所述的矩形磁铁位于滑道的端部。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活动部件的材质为铁,所述的驱动盘和传动盘的材质为塑料或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涉及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磁铁和驱动盘的转动使得活动部件受动磁力和离心力,驱动盘的转动,使得活动部件的运动方向改变,进而实现驱动盘与传动盘的相接触和分离,实现动力的传递和中断。而且不管是为驱动盘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为正转还是反转,均可以实现在驱动电机停止转动时驱动盘与传动盘的分离,实现动力的中断。不用通过专用的电机或者驱动轮来实现驱动盘和传动盘的分离,起到省力和降低成本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所涉及转向驱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实施例二所涉及的转向驱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分解图;图5是实施例三所涉及的转向驱动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传动盘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驱动盘;2-活动部件;3-磁铁;4-传动盘;5-传动齿;6-滑道;7-传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给合图1和图2,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涉及的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包括驱动盘1、传动盘4、活动部件2。驱动盘1上设置有磁铁3和滑道6,滑道6在驱动盘1的外周面具有敞口端。滑道6可以设置于驱动盘1表面,亦可以设置于驱动盘1的内部。活动部件2位于滑道6内,可沿滑道6作来回往复运动。并且活动部件2在滑道6内运动时,活动部件2的一端可从滑道6的敞口端滑出,并与传动盘4相接触,实现驱动盘1与传动盘4的动力传递。活动部件2发生位移后,连接驱动盘1和传动盘4,带动传动盘4的转动。传动盘4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将动力向外传递。在安装时,驱动盘1和传动盘4同心,且传动盘4位于驱动盘的1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盘1的内周面与传动盘4的外周面之间具有间隙。驱动盘1连接驱动电机,电机带动驱动盘1的转动,为驱动盘1提供动力。传动盘4上设置有传动齿5,传动齿5突出于传动盘4的内表面,位于驱动盘1与传动盘4的间隙内。活动部件2由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驱动盘1、传动盘4为不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件2为铁制的矩形块,亦可为其他的形成,可在滑道6内滑动,并在滑出滑道6的敞口端时,与传动齿5相接触,带动传动盘4转动,实现动力的传递。传动齿5的数量与滑道6的数量相同而且传动齿5与滑道6需要相对应设置。在本实施例为中,磁铁为电磁铁,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会在周围产生磁场,对活动部件产生磁力。更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环形的电磁铁,并且滑道6设置在环形磁铁对称的两侧。滑道6所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数量也可以是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滑道6的数量为2个,而且两个滑道6的夹角为180°。此种设置是为了保证在进行动力传递时,驱动盘1与传动盘4的受力更为均匀,保证了该转向驱动齿轮箱的使用寿命。传动齿5的夹角亦为180°,与滑道的夹角相同,保证两个活动部件2均能与传动齿5相接触,进行动力传递。如果滑道6的数量为3个,则相邻滑道6的夹角为120°,那么相邻传动齿5的夹角亦为120°。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件的材质为铁,便于活动部件在磁铁的磁场中受力。驱动盘和传动盘的材质为塑料或铝,具体为塑料。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驱动电机转动之前,活动部件2由于磁力的作用,位于近磁铁3的位置。当驱动电机带动驱动盘1转动时,在驱动盘1的转速提高,使得活动部件2所受到的离心力增大,当大于磁铁3给予活动部件2的磁力时,活动部件2就会沿着滑动6向远离驱动盘1圆心的方向运动,即沿着滑道6向传动盘4的方向发生位移。当活动部件2的位移增大,其一端滑出滑道6的敞口端时,会与传动齿5相接触。此时活动部件2一端位于滑道6内,一端与传动齿5相接触,而传动齿5与传动盘4相固定,从而实现了驱动盘1与传动盘4的接触,实现动力的传递。当驱动电机不为驱动盘1提供动力的话,其转速会越来越小,活动部件2所受到的离心力变小,当小于活动部件2所受到的磁力时,活动部件2会沿着滑道6向靠近驱动盘1中心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活动部件2与传动齿5相分离,进而实现了驱动盘1与传动盘4的分离,使得两者之间没有动力传递。本技术所涉及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可以满足不管是驱动盘1正向转动,还是反向转动时,均可以使得驱动盘1与传动盘4可以自动的相接触和分离。实施例二结合图3和图4,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磁铁3为矩形磁铁。矩形磁铁位于滑道近驱动盘中心的端部。即磁铁3的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盘、传动盘、活动部件;所述的驱动盘上设置有磁铁和滑道,所述滑道在驱动盘的外周面具有敞口端;所述的活动部件位于滑道内,可沿滑道作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的驱动盘和传动盘同心,且传动盘位于驱动盘的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与传动盘相接触,带动传动盘的转动;所述的驱动盘连接驱动电机;所述活动部件由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所述的驱动盘、传动盘为不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盘、传动盘、活动部件;所述的驱动盘上设置有磁铁和滑道,所述滑道在驱动盘的外周面具有敞口端;所述的活动部件位于滑道内,可沿滑道作来回往复运动;所述的驱动盘和传动盘同心,且传动盘位于驱动盘的外侧;所述的活动部件发生位移后,与传动盘相接触,带动传动盘的转动;所述的驱动盘连接驱动电机;所述活动部件由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所述的驱动盘、传动盘为不易被磁力吸引的材质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自动分离的转向驱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盘上设置有传动齿,所述的传动齿突出于传动盘的内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彪军,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炜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