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茏晨专利>正文

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97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涉及机动车燃料供给系统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燃料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其包括发动机、主油箱及主燃油泵;主油箱通过主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还包括油箱切换器、副油箱及副燃油泵;副油箱通过副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油箱切换器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控制端连接,油箱切换器可通过切换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启停,以控制主油箱或副油箱向发动机供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油箱切换器分别控制主燃油泵和副燃油泵的供电系统,从而达到切换油箱的目的,可提高机动车的燃料储量,对于保障机动车长距离出行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Reserve fuel tank supply system for motor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机动车燃料供给系统
,尤其涉及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机动车是由动力装置驱动或牵引、在道路上行驶的、供乘用和/或运送物品或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可分类为汽车及汽车列车、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拖拉机运输机组、轮式专用机械车等。燃料是机动车的“粮食”,能够将自身存储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燃烧)转变为热能,再通过发动机等零件转换为机动车的动能。小型汽车是机动车的一个分类,根据不同的车型需要,配制有50-150L的燃料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自驾出行,尤其是针对草原、沙漠、无人区等越野地点,受到自驾越野爱好者的欢迎。受限于汽车燃料箱的储量,导致很多自驾越野爱好者的出行区域必须按照加油站的分布区域进行规划。为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的做法是,另外购置便携式燃料桶(储量为5-50L),出行前在加油站装满燃料以备旅行中使用,但是这种方式在行车过程具有较大安全隐患,便携式燃料桶会出现燃料泄漏,易导致车辆燃烧、爆炸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便携式燃料桶存在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中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箱及主燃油泵;所述主油箱通过主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还包括油箱切换器、副油箱及副燃油泵;所述副油箱通过副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可通过切换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启停,以控制主油箱或副油箱向发动机供油。进一步,还包括三通止逆阀;所述三通止逆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连接,所述三通止逆阀的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进一步,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于三通止逆阀与发动机之间。进一步,还包括加油总盘;所述加油总盘开设两个加油口及两个通气口,所述主油箱及副油箱开设进油口及换气口,所述加油总盘的两个加油口分别与主油箱及副油箱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加油总盘的两个通气口分别与主油箱及副油箱的换气口连接。进一步,还包括油气回收装置;所述主油箱及副油箱的顶部开设油气出口,所述主油箱的油气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间、所述副油箱的油气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间分别通过油气回收装置连接。进一步,所述油气回收装置与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之间还设置电磁控制阀。进一步,所述油气回收装置为碳罐。进一步,所述油箱切换器为档位旋钮开关,所述档位旋钮开关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供电系统连接。本技术中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当需要切换为主油箱或副油箱对发动机进行供油时,通过油箱切换器分别控制主燃油泵和副燃油泵的供电系统,即可实现两个油箱快速切换,本系统可提高机动车的燃料储量,避免使用现有技术中安全性较差的便携式燃料桶,对于保障机动车长距离出行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包括发动机1、主油箱2及主燃油泵3;主油箱2通过主燃油泵3与发动机1的进油口12连接;还包括油箱切换器6、副油箱4及副燃油泵5;副油箱4通过副燃油泵5与发动机1的进油口12连接,油箱切换器6分别与主燃油泵3及副燃油泵5的控制端连接,油箱切换器6可通过切换主燃油泵3及副燃油泵5的启停,以控制主油箱2或副油箱4向发动机1供油。还包括三通止逆阀7;三通止逆阀7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主燃油泵3及副燃油泵5连接,三通止逆阀7的出口与发动机1的进油口12连接。还包括过滤器8;过滤器8连接于三通止逆阀7与发动机1之间。还包括加油总盘9;加油总盘9开设两个加油口16及两个通气口17,主油箱2及副油箱4开设油箱进油口14及换气口15,加油总盘9的两个加油口16分别与主油箱2及副油箱4的油箱进油口14连接,加油总盘9的两个通气口17分别与主油箱2及副油箱4的换气口15连接。还包括油气回收装置10;主油箱2及副油箱4的顶部开设油气出口18,主油箱2的油气出口18与发动机1的进气歧管13之间、副油箱4的油气出口18与发动机1的进气歧管13之间分别通过油气回收装置10连接。油气回收装置10及进气歧管13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电磁控制阀11。油气回收装置10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碳罐。由于油箱的密闭性,消耗燃油会使油箱内产生负压,负压情况下燃料更容易产生油气用来平衡气压,一部分多余的油气会进入碳罐中,碳罐中的活性炭吸附油气在碳罐内,防止扩散到大气中造成污染。当发动机启动时,碳罐上的电磁控制阀11打开,碳罐中的油气会作为燃料吸入发动机1的进气歧管13用来辅助燃烧。本技术中,在主油箱2及副油箱4均配制油气回收装置10,从而达到降低排放、节省燃料、保持动力的效果。油箱切换器6为档位旋钮开关,档位旋钮开关分别与主燃油泵3及副燃油泵5的供电系统连接,通过档位旋钮开关控制主燃油泵3和副燃油泵5的供电系统,从而达到切换油箱的目的。或者通过汽车中控系统控制主燃油泵3及副燃油泵5的继电器,也可以达到切换油箱的目的。本系统可用于的机动车类型不限于小型汽车,还可用于大型汽车、摩托车等,且所储存的燃料不限于汽油,对于像柴油、醇类等液体燃料也可以使用,对于副油箱4的设置位置,可选择在机动车的备胎位置处,或者其他合理位置处,同时,本系统中的副油箱4的设计尺寸,可根据机动车的可利用空间进行灵活变化,5-200L都可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1、主油箱2为发动机1供油时当主油箱2为发动机1供燃油时,燃油通过主燃油泵3将燃油经三通止逆阀7供给燃油过滤器8,过滤后供给燃油发动机1,使发动机1工作,三通止逆阀7起到防止燃油逆流至主油箱2的作用。2、副油箱4为发动机1供油时当副油箱4为发动机1供燃油时,燃油通过副燃油泵5将燃油经三通止逆阀7供给燃油过滤器8,过滤后供给燃油发动机1,使发动机1工作,三通止逆阀7起到防止燃油逆流至副油箱4的作用。3、切换主副油箱的过程当需要切换主油箱2和副油箱4时,通过档位旋钮开关分别控制主燃油泵3和副燃油泵5的供电系统,从而达到切换油箱的目的。4、为主油箱2加油时当为主油箱2加注燃油时,燃油经过燃油加油口16及油箱进油口14加注至主油箱2,主油箱2加油换气口15起到平衡箱体内压力的作用。5、为副油箱4加油时当为主油箱2加注燃油时,燃油经过燃油加油口16及油箱进油口14加注至副油箱4,副油箱4加油换气口15起到平衡箱体内压力的作用。6、主油箱2油气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箱及主燃油泵;所述主油箱通过主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切换器、副油箱及副燃油泵;所述副油箱通过副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可通过切换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启停,以控制主油箱或副油箱向发动机供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包括发动机、主油箱及主燃油泵;所述主油箱通过主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箱切换器、副油箱及副燃油泵;所述副油箱通过副燃油泵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油箱切换器可通过切换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的启停,以控制主油箱或副油箱向发动机供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通止逆阀;所述三通止逆阀的两个进口分别与主燃油泵及副燃油泵连接,所述三通止逆阀的出口与发动机的进油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连接于三通止逆阀与发动机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的备用燃料箱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油总盘;所述加油总盘开设两个加油口及两个通气口,所述主油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茏晨苏茏芃
申请(专利权)人:苏茏晨苏茏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