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摩擦摆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9372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其将滑块约束在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通过在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内部设置弧形凹槽,通过弧形凹槽可实现上支座板以及下支座板在滑块上的位移以及自动复位,再者,其通过凸起与阻挡边的配合实现约束上支座板以及下支座板和滑块三者之间在水平以及竖向的摆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新颖,组装方便,支座转角大,各部件之间无干涉卡死现象,同时具有竖向抗拔力,可比一般支座位移量大并且抗拔位移摩擦力小,是一种理想的抗拉摩擦摆支座。

Tension friction pendulum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拉摩擦摆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抗拉摆动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
技术介绍
1985年美国设计师扎亚斯等人提出摩擦摆式支座的减隔震理念,同年由美国地震保护体系(EPS)公司研制而成并首先用于房屋建筑,而后应用到桥梁、大型储油罐等结构上。以桥梁为例,摩擦摆式支座是目前桥梁构件减隔震领域三款产品之一,其他为橡胶支座与钢阻尼支座,相比于其他支座,摩擦摆支座承载力较大,且具有复位功能,因此在中大吨位桥梁具有广泛应用。针对于目前实际使用中的摩擦摆式支座,其结构主要由下支座板和滑块以及上支座板配合实现,现有的此类支座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存在弊端,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在受外力摆动时,其受力会导致左右位移偏差、前后位移偏差、上下位移偏差,此几种位移量无法在同一个摩擦摆式支座上体现;再者,现有的此类摩擦摆式支座无自动调整功能,在受外力偏摆后,其只能通过外力支持再回原位,实际使用过程中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其结构设计新颖,可通过机械设计有效增加摩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其包括一个上支座板和一个下支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中间为滑块;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皆朝向滑块设置为弧面;所述的滑块和上支座板结合结构与滑块和下支座板结合结构相同,滑块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有球冠衬板,球冠衬板和弧形凹槽结合,所述的球冠衬板成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匹配,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之间设置有滑动隔层;所述的球冠衬板的顶面和上支座板底部的弧面匹配,球冠衬板的顶面和上支座板底部弧面之间为滑动隔层;所述的滑块的前后两侧,其顶部和底部朝向前后两侧皆设置有侧边凸起;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其对应每个侧边凸起分别在侧边凸起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阻挡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摩擦摆支座,其包括一个上支座板和一个下支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中间为滑块;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皆朝向滑块设置为弧面;所述的滑块和上支座板结合结构与滑块和下支座板结合结构相同,滑块上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内设置有球冠衬板,球冠衬板和弧形凹槽结合,所述的球冠衬板成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匹配,弧形凸起和弧形凹槽之间设置有滑动隔层;所述的球冠衬板的顶面和上支座板底部的弧面匹配,球冠衬板的顶面和上支座板底部弧面之间为滑动隔层;所述的滑块的前后两侧,其顶部和底部朝向前后两侧皆设置有侧边凸起;所述的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上,其对应每个侧边凸起分别在侧边凸起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阻挡边,所述的阻挡边和侧边凸起配合防止上支座板以及下支座板与滑块结合时在竖向上滑脱;
本抗拉摩擦摆支座在不受力状态下,其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保库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润鑫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