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鹏威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6990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顶部座体,所述顶部座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内腔,所述开口内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内腔端壁内固设有作用对称的中间安装块,所述中间安装块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内腔,所述顶部座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箱体,所述底部箱体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容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斜腔,将所述顶部座体安装于桥面任何位置,此设备采用了联动式的将雨水渗入设备内,防止大批量的水液跟杂物同时进入设备阻塞设备,并且内部时钟有用于将杂物搅碎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设备通导水液的能力,使设备的可靠性上升。

A bridge drainag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排水设备
,具体是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桥梁排水主要是针对桥面的排水,在此过程中出现较多的缺点,由于积水会被大量的杂物堵住,这时候影响桥面的排水,且由于汽车经常进行行进,使桥面发生形变,使桥面两侧容易积水,在设计桥面水液排出结构时也会由于桥面形变造成桥面水液排出结构造成失效,针对杂物堵住桥面水液排出结构,往往采用人工疏导的方式,但是在较多桥梁需要进行维护时,采用人工疏导的方式将会极大的降低人员工作效率,并且使桥面维护的难度上升,由于桥面水液没有得到及时的排出,将会增加人员及车辆在桥面上行驶的危险系数,极大的降低了桥面的通行便利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顶部座体,所述顶部座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内腔,所述开口内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内腔端壁内固设有作用对称的中间安装块,所述中间安装块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内腔,所述顶部座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箱体,所述底部箱体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容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斜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将所述内腔和开口内腔间歇性封闭的联动装置,所述斜腔和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杂物进行搅碎的搅碎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联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内腔端壁的竖直块,所述竖直块与所述中间安装块之间固设有电机安装块,所述导槽内滑动的设置有遮挡板,左右侧的所述遮挡板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相抵壳体,所述相抵壳体将所述连接内腔端壁封闭,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遮挡板和相抵壳体联动的配合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配合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块内的啮合锥齿轮,所述啮合锥齿轮上下侧动力连接设置有对称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啮合锥齿轮,所述啮合锥齿轮后端面固设有旋动直齿轮,所述旋动直齿轮和啮合锥齿轮内固设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与所述内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所述旋动直齿轮与所述遮挡板啮合设置,下侧的所述旋动直齿轮下侧啮合设置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与所述竖直块滑动配合连接,所述滑移杆与所述相抵壳体固定设置,所述主动锥齿轮分别与上侧的所述啮合锥齿轮下侧及与下侧的所述啮合锥齿轮上侧啮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搅碎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斜腔端壁内的滤网,所述容腔下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内导腔,所述底部箱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壳体,所述底部壳体内设置有壳体内腔,所述壳体内腔内固设有底部安装箱体,所述底部安装箱体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内导腔内的杂物搅碎的打碎组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打碎组件包括在于所述底部安装箱体内的齿轮传动内腔,所述齿轮传动内腔上端壁内转动的设置有延伸感,所述延伸感外表面固设有若干搅拌扇叶,左右侧的所述搅拌扇叶交错设置,所述齿轮传动内腔内设置有驱动所述延伸感相对转动的驱动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齿轮传动内腔下端壁内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上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主动直齿轮,所述主动直齿轮位于所述齿轮传动内腔内,所述主动直齿轮左右侧啮合设置有配合齿轮,所述配合齿轮内固设有转动配合轴,所述转动配合轴与所述上下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转动配合轴与所述延伸感动力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结构简单,初始状态时,将所述顶部座体安装于桥面任何位置,此设备采用了联动式的将雨水渗入设备内,防止大批量的水液跟杂物同时进入设备阻塞设备,并且内部时钟有用于将杂物搅碎的结构,进一步提高设备通导水液的能力,使设备的可靠性上升。当设备进行工作时,首先所述旋动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上下侧的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后带动所述啮合锥齿轮进行转动,所述啮合锥齿轮转动后在所述传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旋动直齿轮进行转动,所述旋动直齿轮转动后带动所述遮挡板进行移动,初始状态时所述遮挡板处于将所述开口内腔封闭状态,在上述动作后所述遮挡板逐渐打开,下侧的所述旋动直齿轮带动所述滑移杆滑动后带动所述相抵壳体滑出所述内腔将所述开口内腔封闭,此时所述容腔与所述内腔之间封闭,所述相抵壳体和中间安装块之间装纳水液及杂物,此后所述啮合锥齿轮再工作后将所述遮挡板驱动彼此相抵将所述开口内腔封闭,所述相抵壳体打开,防止更多的水液及杂物进入到所述容腔内,并且位于所述内腔内的水液及杂物向下流动到所述内导腔和壳体内腔内,所述动力电机工作后驱动所述主动直齿轮转动所述主动直齿轮带动所述配合齿轮和转动配合轴转动后使所述延伸感转动,所述延伸感带动所述搅拌扇叶之间将杂物搅碎并且沿着所述壳体内腔向下排出,上述工作方式将水液及杂物进行定量排出防止杂物堵塞设备而影响设备传输液体的效果,并且上述工作方式中,流出的水液直接排出到桥梁下侧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方向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示意图;图中,滤网11、斜腔12、底部箱体13、竖直块14、内腔15、顶部座体16、滑移杆17、电机安装块18、旋动电机19、导槽21、啮合锥齿轮22、旋动直齿轮23、主动锥齿轮24、中间安装块25、连接内腔26、遮挡板27、相抵壳体28、开口内腔29、容腔31、内导腔32、底部壳体33、壳体内腔34、底部安装箱体35、动力电机36、主动直齿轮37、配合齿轮38、齿轮传动内腔39、转动配合轴41、延伸感42、搅拌扇叶43、传动转轴51。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顶部座体16,所述顶部座体16内设置有内腔15,所述内腔15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内腔29,所述开口内腔29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槽21,所述导槽21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内腔15端壁内固设有作用对称的中间安装块25,所述中间安装块25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内腔26,所述顶部座体16下端面固设有底部箱体13,所述底部箱体13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容腔31,所述容腔31与所述内腔15连通,所述容腔31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斜腔12,所述内腔15内设置有将所述内腔15和开口内腔29间歇性封闭的联动装置,所述斜腔12和容腔31内设置有用于将杂物进行搅碎的搅碎装置。有益地,其中,联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内腔15端壁的竖直块14,所述竖直块14与所述中间安装块25之间固设有电机安装块18,所述导槽21内滑动的设置有遮挡板27,左右侧的所述遮挡板27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内腔26内滑动的设置有相抵壳体28,所述相抵壳体28将所述连接内腔26端壁封闭,所述内腔15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遮挡板27和相抵壳体28联动的配合组件。有益地,其中,配合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顶部座体,所述顶部座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内腔,所述开口内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内腔端壁内固设有作用对称的中间安装块,所述中间安装块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内腔,所述顶部座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箱体,所述底部箱体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容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斜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将所述内腔和开口内腔间歇性封闭的联动装置,所述斜腔和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杂物进行搅碎的搅碎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包括顶部座体,所述顶部座体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上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开口内腔,所述开口内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内腔端壁内固设有作用对称的中间安装块,所述中间安装块内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连接内腔,所述顶部座体下端面固设有底部箱体,所述底部箱体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容腔左右端壁内连通设置有若干斜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将所述内腔和开口内腔间歇性封闭的联动装置,所述斜腔和容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杂物进行搅碎的搅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动装置包括固设于所述内腔端壁的竖直块,所述竖直块与所述中间安装块之间固设有电机安装块,所述导槽内滑动的设置有遮挡板,左右侧的所述遮挡板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相抵壳体,所述相抵壳体将所述连接内腔端壁封闭,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遮挡板和相抵壳体联动的配合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配合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电机安装块内的啮合锥齿轮,所述啮合锥齿轮上下侧动力连接设置有对称的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一侧啮合设置有啮合锥齿轮,所述啮合锥齿轮后端面固设有旋动直齿轮,所述旋动直齿轮和啮合锥齿轮内固设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与所述内腔前后端壁转动配合连接,上侧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威
申请(专利权)人:宋鹏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