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883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聚乙二醇、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超支化聚酯Boltorn H20、长碳链烷醇为原料,合成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与传统的直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分子仅能形成两点缔合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分子为多点缔合;相对于现有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支化度不够高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支链结构更复杂,能形成更加完整的网状结构,大大提高了增稠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效果好,稳定性高,便于工业化生产,且以水为溶剂,符合当前环保法规的要求。

A branch chain polyurethane thickene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印染助剂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涂层织物的品质要求不断增加,流平性影响涂层织物外观的平整性,是织物涂层整理的重要技术指标。聚氨酯类增稠剂相比于聚丙烯酸酯类增稠剂、纤维素类增稠剂、无机类增稠剂等传统增稠剂,因其流平性好,能够克服涂层织物因增稠剂流平性差而产生的条斑现象,在织物涂层整理上应用广泛。目前市场上聚氨酯类增稠剂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为两端带有疏水基团结构的直链型聚氨酯增稠剂,这种增稠剂分子只能形成两点缔合,增稠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聚氨酯增稠剂增稠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及其制备方法,相对于直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分子只能形成两点缔合而言,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分子为多点缔合,相对于一般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支化度不够高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支链结构更复杂,能形成更加完整的网状结构,增稠效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实现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通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通式为:


其中,R1为

、、、中的一种;n1=90~135;n为12、14、16、18中的一种;m=2~10;x为整数,且1≤x≤16。


2.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乙二醇加入带有搅拌器的反应容器中,在-0.09~-0.1MPa真空条件下,加热熔化后开始搅拌,继续升温至110~115℃,脱水处理2~3小时;
(2)按质量份数计,将40~60份脱水后的聚乙二醇、1~2份1,4-丁二醇、占聚乙二醇和1,4-丁二醇总质量0.1~0.2倍的有机溶剂加入到带有搅拌器、滴液装置和冷凝回流装置的反应容器中搅拌;将8~10份二异氰酸酯与占二异氰酸酯质量0.2~0.4%的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到滴液装置中,开启冷凝器,在N2保护下加热,当温度升高到50~60℃时,打开滴液装置开始滴加,0.5~1h内滴加完毕,同时继续升温至60~70℃,保温反应1~2h;加入3~5份长碳链烷醇,温度升高至70~80℃,保温反应1~2h;再加入6~10份超支化聚酯BoltornH20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温度升高至80~90℃,保温反应2~3h;减压蒸馏脱除溶剂,所得产物即为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稠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链型聚氨酯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向东刘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