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710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入有插杆,所述主体的右侧设有挂板,所述挂板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的下表面开有滑槽。该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通过主体、圆孔、圆筒、顶块、卡板、挂板、套筒、竖杆和贴板之间的配合,将挂板与卡板相连接后,将贴板下表面的橡胶垫与卡槽的内部底端相抵紧,能够大大的增加卡板与挂板之间的稳定性,使用的过程中挂板不易出现晃动,大大的降低挂板脱落的情况发生,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所需。

A connecting device of building external hanging on the main body of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基础建设材质正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建设产业化是将建筑物上的墙板等构件事先通过工业化车间生产,然后再将墙板等构件安装在建筑物的框架上,以此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它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成本,并能够大大减轻现场施工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现有的一些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螺杆插入到建筑主体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螺母与螺杆之间的配合对挂板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对挂板与建筑主体之间进行连接,但连接后的挂板稳定性能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挂板较容易出现晃动,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挂板脱落的情况发生,不能够满足正常的使用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一些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将螺杆插入到建筑主体的内部,然后在通过螺母与螺杆之间的配合对挂板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虽然能够对挂板与建筑主体之间进行连接,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圆孔(2),所述圆孔(2)的内部插入有插杆(3),所述主体(1)的右侧设有挂板(4),所述挂板(4)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部卡接有卡板(6),所述卡板(6)的下表面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底端固接有稳定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右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圆孔(2),所述圆孔(2)的内部插入有插杆(3),所述主体(1)的右侧设有挂板(4),所述挂板(4)的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开有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部卡接有卡板(6),所述卡板(6)的下表面开有滑槽(7),所述滑槽(7)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8),所述滑块(8)的底端固接有稳定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挂于建筑主体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3)包括圆筒(301)、通槽(302)、顶块(303)、斜块(304)、磨纹(305)、凹槽(306)、弧形块(307)、螺栓(308)和套环(309),所述圆筒(301)位于圆孔(2)的内部,所述圆筒(301)与圆孔(2)的内壁相贴合,所述圆筒(301)的外壁上下两端均开有通槽(302),所述通槽(302)的内部设有顶块(303),所述顶块(303)与通槽(302)间隙配合,两个所述顶块(303)之间设有斜块(304),所述斜块(304)与顶块(303)相贴合,两个所述顶块(303)的外侧表面均加工磨纹(305),所述磨纹(305)与主体(1)相抵紧,所述斜块(304)的右表面开有凹槽(306),所述凹槽(306)的内部右侧贴合有弧形块(307),所述圆筒(30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螺栓(308),所述螺栓(308)贯穿圆筒(301)的一部分与弧形块(307)固定相连,所述圆筒(301)的外壁右侧固定套接有套环(309),所述套环(309)与主体(1)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亮张龙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楷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