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6962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

A compound based on oxaanthracene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半导体

技术介绍
当前,OLED显示技术已经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领域获得应用,进一步还将向电视等大尺寸应用领域扩展,但是,和实际的产品应用要求相比,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等性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对OLED发光器件提高性能的研究包括:降低器件的驱动电压、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等。为了实现OLED器件的性能的不断提升,需要OLED光电功能材料不断研究和创新,创制出更高性能的OLED功能材料。为了制作高性能的OLED发光器件,要求各种有机功能材料具备良好的光电性能,譬如,作为电荷传输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载流子迁移率,高玻璃化转化温度等,作为发光层的主体材料具有良好双极性,适当的HOMO/LUMO能阶等。当前,蓝光器件特别是深蓝光器件的效率和寿命是OLED研究当中的难题,特别是蓝光器件的寿命和绿光、红光器件寿命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蓝光器件的一方面驱动大于较高,材料容易受到热作用产生膜相态分离;另外,由于蓝光的能量较高,导致材料的的稳定性下降,材料容易发生分解。蓝光材料主要由荧光和磷光两种,虽然蓝色磷光材料的器件效率高,但是其材料成本高,寿命差等特点制约了在器件中的应用。目前,主流的器件厂商在蓝光器件领用使用的是荧光材料,虽然荧光材料的效率较低,但是其寿命好。传统的荧光材料,由于受到自旋禁阻的影响,其三线态能级无法发光,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理论极限为5%;而TTA材料,包括TTA主体和TTA掺杂材料,能够利用三线态-三线态耦合效应,使得器件的外量子效率的理论极限值提升到12.5%。因此,开发高效率、高稳定性的蓝光TTA主体材料是蓝光器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针对当前OLED器件的产业应用要求以及OLED器件的不同功能膜层,器件的光电特性需求,必须选择更适合、性能更高的OLED功能材料或材料组合,才能实现器件的高效率、长寿命和低电压的综合特性。就当前的OLED显示照明产业的实际需求而言,目前OLED材料的发展还远远不够,落后于面板制造企业的要求,作为材料企业开发更高性能的有机功能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以氧杂蒽烯为核心,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和分子热稳定性,还具有合适的HOMO和载流子迁移率,有助于降低器件驱动电压,提升器件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通式(1)中,Z表示为氮原子或C-R;L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亚杂芳基中的一种;R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为氢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Ar1、Ar2各自独立地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原子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通式(1)中,至少有一个所述Z表示为氮原子。进一步,通式(1)中,所述Ar1、Ar2、R分别独立地表示为通式(2)、通式(3)、通式(4)或通式(5)所示结构;其中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具有上述给出的含义,通式(2)和通式(3)中,所述X1、X2、X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单键、氧原子、硫原子、-C(R4)(R5)-、-Si(R6)(R7)-、或-N(R8)-中的一种;且X1、X2不同时表示为单键;其中R4与R5、R6与R7可相互键结成环;R1~R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R1~R3与通式(2)或通式(3)的连接方式为单键取代连接或并环连接;Z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的表示为氮原子或C-H;处于与其他基团连接位点的Z表示为碳原子;通式(4)和通式(5)中所述X表示为氮原子或C-R9;所述R4~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所述R9表示为氢原子、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2-C20的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相邻两个或多个R9可相互键结成环;其中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原子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更进一步,通式(2)或通式(3)中,所述R1~R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通式(6)、通式(7)或通式(8)所示结构;所述Y1、Y2、Y3分别独立的表示氧原子、硫原子、-C(R10)(R11)-、-Si(R12)(R13)-、或-N(R14)-中的一种;其中R10与R11、R12与R13可相互键结成环;其中*表示通式(6)、通式(7)或通式(8)与通式(2)或通式(3)并环连接的位点;所述Y表示为氮原子或C-H;所述R10~R14分别独立的表示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其中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杂原子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进一步,所述L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吡啶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芴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咔唑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二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苯并噻吩基中的一种;所述Ar1、Ar2分别独立地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三联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蒽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萘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苯并呋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喹唑啉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苯并噻吩基、取代或未取代的异喹啉基中的一种;所述R4~R8、R10~R14分别独立的表示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丁基、戊基、苯基、萘基、二联苯基、二联苯基、萘啶基或吡啶基;所述R、R9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氰基、氟原子、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叔丁基、丁基、戊基、取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如通式(1)所示:



通式(1)中,Z表示为氮原子或C-R;
L表示为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亚杂芳基中的一种;
R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地表示为氢原子、卤素、氰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
Ar1、Ar2各自独立地表示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
其中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杂原子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中,至少有一个所述Z表示为氮原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1)中,所述Ar1、Ar2、R分别独立地表示为通式(2)、通式(3)、通式(4)或通式(5)所示结构;



其中使用的符号和标记具有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含义,
通式(2)和通式(3)中,所述X1、X2、X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单键、氧原子、硫原子、-C(R4)(R5)-、-Si(R6)(R7)-、或-N(R8)-中的一种;且X1、X2不同时表示为单键;其中R4与R5、R6与R7可相互键结成环;
R1~R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R1~R3与通式(2)或通式(3)的连接方式为单键取代连接或并环连接;
Z每次出现相同或不同的表示为氮原子或C-H;处于与其他基团连接位点的Z表示为碳原子;
通式(4)和通式(5)中所述X表示为氮原子或C-R9;
所述R4~R8分别独立的表示为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
所述R9表示为氢原子、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2-C20的烯烃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的5~30元杂芳基,相邻两个或多个R9可相互键结成环;
其中所述可取代基团的取代基任选自氰基、卤素、C1-C20的烷基、C6-C30的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杂原子的5-30元杂芳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杂原子选自氧原子、硫原子或氮原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以氧杂蒽烯为核心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通式(2)或通式(3)中,所述R1~R3分别独立的表示为氢原子、通式(6)、通式(7)或通式(8)所示结构;



所述Y1、Y2、Y3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崇谢丹丹叶中华王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三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