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β-S氨基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69622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在制备β‑S氨基酸(II)的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简单易得,通用中间体合成简单;以共同的中间体,可以发散的合成多种不同的β‑S氨基酸,本发明专利技术路线短,产率高,可大量合成。

A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u03b2 - s amino ac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β-S氨基酸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涉及一种合成β-S氨基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获取具有确定结构且均一的多肽、蛋白质以及糖蛋白对于阐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化学合成则是方获取高纯度,翻译后修饰的蛋白质、糖蛋白的最有效直接的方法。因此,合成化学有助于补充和扩展生物表达技术的作用。目前,自然化学连接技术是合成蛋白质、糖蛋白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是Kent小组于1994年发展,目前通过自然学连接合成的蛋白质、糖蛋白已经超过200多个。然而,该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首先,首先多肽C端必须含有硫酯,其次多肽N端同时含有半胱氨酸(cys)。然而,自然界中半胱氨酸的丰度仅有约1.2%,因此大大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为此,科学家们设想在其他氨基酸的β位上引入S/Se,使其具有半胱氨酸的骨架,在完成多肽的连接后通过自由基的方法脱除S/Se,使其连接位点不再仅限于半胱氨酸,进一步拓展自然化学连接的使用范围。这就要求必须化学合成β-S氨基酸作为砌块。但是,通过文献调研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合成β-S氨基酸的方法都比较复杂,且路线都比较长,总收率较低,并且几乎都是一种底物只能合成一种β-S氨基酸,因此大大限制了该策略的应用范围。如果能够使用一种通用型的底物合成多种β-S氨基酸,将能够大大拓展自然化学连接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通用型的底物合成β-S氨基酸的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在制备β-S氨基酸(II)的中的用途。其中R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12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杂环化合物,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为C1~C6烷基、醛基、COOR1、OR2、(CH2)nNH2,(CH2)nNHR3;n为0~6之间的任一整数;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或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R3为本领域常用的氨基保护基。优选的,R选自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甲基或以下任一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中,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有机溶剂中,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和金属有机试剂发生1,4-加成反应后,淬灭即可。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8℃~-4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60分钟;所述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和金属有机试剂的摩尔比为1:2-3;所述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在第一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1-0.2M,所述金属有机试剂为芳基铜试剂或烷基铜锂试剂。所述金属有机试剂为芳基铜试剂或烷基铜锂试剂。所述芳基铜试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CuBr·Me2S溶于THF或乙醚溶剂中,在-78℃~-75℃下加入芳基溴化镁,升温至0~5℃反应30~50分钟即可。CuBr·Me2S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2-0.3M。所烷基铜锂试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CuBr·Me2S溶解于THF或乙醚溶剂中,在-78℃~-75℃下加入烷基锂,升温至0~5℃反应30~50分钟即可。CuBr·Me2S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2-0.3M。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的使用方法为:第二有机溶剂中,DIPEA作用下,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和活性酯(III)在催化剂催化下,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I)即可,其中R选自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12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杂环化合物,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2芳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为C1~C6烷基、醛基、COOR1、OR2、(CH2)nNH2,(CH2)nNHR3;n为0~6之间的任一整数;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或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R3为本领域常用的氨基保护基。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在第二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1-0.3M。当所述活性酯(III)为二级或三级活性酯时,所述光照条件为蓝光光照,所述催化剂为钌催化剂和2,6-二甲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乙酯;所述钌催化剂选自Ru(bpy)3(PF6)2或Ru(bpy)3Cl2;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活性酯(III)、钌催化剂、2,6-二甲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乙酯和DIPEA的摩尔比为1:1:0.01:1.3:1.2~1:3:0.3:2:2;当所述活性酯(III)为一级活性酯或吡啶活性酯时,所述光照条件为可见光光照,所述催化剂为曙红Y;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活性酯(III)、曙红Y和DIPEA的摩尔比为1:1:0.1:2~1:2:0.3:2。优选的,所述二级或三级活性酯的R选自或中的任一基团;所述一级活性酯的R基团选自或中的任一基团,所述吡啶活性酯的R基团选自选自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部分实施例中,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的使用方法为:第三有机溶剂中,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和酸(IV)在Ir[dF(CF3)ppy]2(dtbbpy)PF6催化和碳酸铯作用下,蓝光光照下,生成化合物(II)即可,其中R选自以下任一结构:所述第三有机溶剂选自DMSO或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酸(IV)、Ir[dF(CF3)ppy]2(dtbbpy)PF6和碳酸铯的摩尔比为1:2.0:0.01:2.5~1:3.0:0.03:5,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在第四有机溶剂中的浓度0.03~0.05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中,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的使用方法为:第四有机溶剂中,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和醛(V)在TBADT催化和紫外光光照下反应即可,其中R为NH2。所述第四有机溶剂为乙腈,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在制备β-S氨基酸(II)的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在制备β-S氨基酸(II)的中的用途,



其中R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烷基,取代或非取代C1~C12环烷基,取代或非取代的C1~C12杂环化合物,取代或非取代的C6~C12芳基;
所述取代的取代基为C1~C6烷基、醛基、COOR1、OR2、(CH2)nNH2,(CH2)nNHR3;
n为0~6之间的任一整数;
R1和R2各自独立的为H或甲基、乙基、正丙基或异丙基;
R3为本领域常用的氨基保护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R选自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叔丁基苯基、甲基或以下任一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第一有机溶剂中,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和金属有机试剂发生1,4-加成反应后,淬灭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或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反应的温度为-78℃~-42℃,所述反应的时间为30-60分钟;所述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和金属有机试剂的摩尔比为1:2-3;所述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在第一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1-0.2M,所述金属有机试剂为芳基铜试剂或烷基铜锂试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选自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叔丁氧基苯基,所述烷基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或叔丁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第二有机溶剂中,DIPEA作用下,将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和活性酯(III)在催化剂催化下,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合物(II)即可,



其中R的选择同权利要求1或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种;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在第二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1-0.3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性酯(III)为二级或三级活性酯时,所述光照条件为蓝光光照,所述催化剂为钌催化剂和2,6-二甲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乙酯;所述钌催化剂选自Ru(bpy)3(PF6)2或Ru(bpy)3Cl2;甲基(R)-2-(叔丁基)-3-甲酰-2,3-二氢噻唑-4-甲酸甲酯(I)、活性酯(III)、钌催化剂、2,6-二甲基-1,4-二氢-3,5-吡啶二羧酸二乙酯和DIPEA的摩尔比为1:1:0.01: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尹红礼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