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69593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具体涉及桩基沉降监测技术领域,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底部设有载板,所述载板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载板的底部设有套接机构,所述套接机构内套设有桩基本体,所述载板的顶部与监测装置本体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监测装置本体的光缆线穿过通孔延伸至桩基本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环、载板和连接板,从而提高了载板顶部监测装置本体固定的稳定性,避免了晃动给监测装置本体内部传感器监测带来的偏差,保证了对桩基本体监测的稳定性,不需要通过螺栓即可对载板和连接板进行支撑固定,满足了减震固定的使用需要。

A pile foundation settlement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桩基沉降监测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644829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桩基沉降的实时监测装置,包括空心方桩、注浆管、红外线接收装置红外线发射装置、基准桩、处理终端和导线,基准桩与空心方桩平行埋设在地下。该技术可准确测量桩基沉降量,使准确计算灌浆所需的灌浆液用量变为可能,实时监测桩基沉降状态并可迅速对已沉降的桩基进行及时的加固,减少了经济和资源损失。操作简便,结构简单,空心方桩相较于实心桩更轻,更可靠,也更节省资源,降低了施工成本。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外接线接触发生设置在方桩的顶部,且设备与桩基之间的连接多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拆卸固定非常不便,并且桩基在沉降时多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如果振动较大就会带动监测设备发生偏移,导致监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不能满足使用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的底部设有载板(2),所述载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载板(2)的底部设有套接机构,所述套接机构内套设有桩基本体(1),所述载板(2)的顶部与监测装置本体(2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9),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的光缆线穿过通孔(19)延伸至桩基本体(1)内,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光缆线的两侧均设有稳定机构;/n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套(3),所述滑套(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顶端设有顶块(6),所述滑杆(4)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垫(7),所述第一减震垫(7)搭设于桩基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基沉降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20),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的底部设有载板(2),所述载板(2)顶部的两侧均设有减震机构,所述载板(2)的底部设有套接机构,所述套接机构内套设有桩基本体(1),所述载板(2)的顶部与监测装置本体(20)的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孔(19),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的光缆线穿过通孔(19)延伸至桩基本体(1)内,所述监测装置本体(20)光缆线的两侧均设有稳定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滑套(3),所述滑套(3)内滑动连接有滑杆(4),所述滑杆(4)的顶端设有顶块(6),所述滑杆(4)的底端设有第一减震垫(7),所述第一减震垫(7)搭设于桩基本体(1)的顶部,所述滑杆(4)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5),所述第一弹簧(5)的两端分别与顶块(6)和滑套(3)的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所述套接机构包括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套设于桩基本体(1)的外侧壁,所述固定环(21)的两侧均设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与载板(2)的底部搭接,所述支撑板(8)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所述第一凹槽(9)内腔的底部设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顶端设有连接板(10),所述连接板(10)的顶部设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顶端与载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21)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腔的一侧设有第二伸缩杆(23),所述第二伸缩杆(23)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减震垫(25),所述第二减震垫(25)的一侧与桩基本体(1)的一侧搭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爱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